生為台灣人的悲哀 -六次外來政權交替的痛苦-/曾榮振

在亞洲大陸和太平洋交會的中心位置,有一個島國曾經以「福爾摩沙」(Formosa)聞名於世。這個婆娑之洋的美麗島嶼,台灣人自稱「蕃薯仔」,常以蕃薯落地生根而自勉。

我們在此地衣食住行,大量消費台灣之餘,究竟台灣人對這塊生養我們的土地,有多少的感情與瞭解?

固然,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島國,有自己的歷史,而且很早就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但是,台灣歷史對許多人而言,一直都很陌生,在超過四百年進程中,在這片讓世人驚嘆的土地上,曾經發生了怎樣的滄桑往事?

1935年,我出身桃園海岸農家,接受二年日本教育,終戰後轉入國民黨治下學校,有機會廣泛接觸時局言論與典籍,深感台灣受到六個外來政權統治的悲慘命運,內心總是念茲在茲,有朝一日,希望台灣有「出頭天」的時候。

通說認為,在十七世紀荷蘭人或漢人移入台灣前,居住在此的原住民是屬「南島民族」。住在山區的為高山族,住在平地的則是平埔族,經過時間的推移,平埔族漸漸為外來移入者同化,至今漢人有相當比例與平埔族有血緣,只是後世不知前輩的痕跡而已。

畢竟,六個外來政權帶給台灣人什麼影響?這個答案,恐怕很難讓人樂觀。

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自然產生深厚感情。對此,我生為台灣人而感到悲哀。

十六世紀,乃是歐洲「地理大發現」與「領土大擴張」的時代。當年荷蘭和西班牙雖然在南洋各擁商業地盤,但想打開閉關自守的中國門戶,卻不得其門而入,澎湖和台灣便淪為他們爭奪的獵場。

首先出發的是荷蘭,受制於葡萄牙的勢力,將目標轉向澎湖,分別於1604、1622年兩度佔領,明帝國派兵擊退,交戰不分勝負終而議和。明帝國聲稱:「只要退出澎湖,如去佔領對面的化外之島台灣,則無異議。」如此,荷蘭遂在1624年入侵台南安平。

荷蘭據台的最初十年並不順利,漸漸轉向全島擴張展開軍事征服,並自中國沿海招募漢人(羅漢腳仔)來台墾荒,同時致力貿易成為南洋貨物集散中心。1648年漢人約2至3萬,平埔族約4至6萬,礙於人力,開墾地帶侷限於嘉南平原一隅,中北部仍是蠻荒一片。1661年退守台灣,前後統治38年,是台灣最初的外來政權。

因荷蘭佔領南台灣,威脅到西班牙對日本和南洋的貿易,引起西班牙的不安。1626年,西班牙不甘示弱,在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提議佔領淡水,在今天的紅毛城原址建立聖多明哥城,展開殖民競爭。荷西兩國海洋爭霸越演越烈,經過16年的對峙,在嘉南平原上擁有米糖優勢的荷蘭,最終趕走了經濟上居於下風的北部西班牙人,時為1642年。

1661年,標舉「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父為漢人,母為日本人,以國姓爺聞名)圖謀恢復明帝國未果,率領25,000大軍渡海突襲台灣,圍攻赤崁城,當時荷蘭守軍1,400人,堅守安平城堡九個月,彈盡糧絕而出降。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位,自稱台灣為「東寧王國」,儼然獨立建國於台灣,逐漸發展出一個局面,這就是台灣史上首次出現的漢人政權。

1680年鄭經病逝,東寧王國陷入血腥權力鬥爭,清帝國見機不可失,決定採用軍事解決,派遣施琅(原為鄭成功部屬,後來投降於清)率軍二萬進攻澎湖,不戰而屈人之兵佔領台灣,1683年結束東寧王國22年的統治。

清帝國降服東寧王國後,本有意放棄台灣,康熙皇帝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失之無所損。」那個年代,台灣被視為「化外之地」「鳥不語,花不香」,甚至長期未納入版圖。

施琅收復台灣有功,極力鼓吹保留台灣,清帝國遂於1684年設府隸屬福建。此後212年間,一直把台灣人看做「化外之民」,只是斂財苛徵,沒有真正統治的意圖。

儘管如此,台灣民間產業逐漸興盛,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顯示當年由南往北拓殖的進程。開港通商後,台灣對外貿易以糖、茶、樟腦油為主,俱是台灣人自立自強的成果。

清帝國是「陸禁」兼「海禁」的國家,直到1875年以後才開放大陸漢人渡台。1884年清法戰爭,法軍封鎖台灣海峽,終戰後清帝國讓台灣獨立設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積極推動台灣近代化,1891年開通基隆至新竹間單軌鐵路之外,其他乏善可陳。只是真正致力建設台灣20年後,竟被清帝國賣給了日本。

1894年,是台灣歷史的重要時刻。

這一年,正是清光緒20年,明治維新27年。日清戰爭爆發,清帝國慘敗,一紙〈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永遠割讓給日本,成為日本殖民地50年。

日清戰爭,事起於朝鮮「東學黨之亂」,兩國各自派兵保護僑民。從相互對峙到兵戎相向,都跟台灣扯不上關係,卻讓台灣倒了楣,這是台灣人至今百思難解的事實。

1895年,日清在馬關召開和談會議,說到台灣問題,清帝國代表李鴻章對日本代表伊藤博文說:「台灣難治,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乃大清治權未及的化外之地。」對此,伊藤博文說:「日本願接納台灣」,從而拍板割讓。

這場戰爭,台灣固然受到池魚之殃,卻是改朝換代的一大轉捩點,也是終止列強在台灣爭奪戰中,日本捷足先登的決定性一擊。

佔領台灣的真正利益在於附加價值,以台灣為南進跳板,擴張領土,此在日本進行「大東亞共榮圈」得到證實,顯示日本人的策略能力。

台灣是日本第一個殖民地,在此之前,日本早就有了佔領台灣的意圖。幕府時代豐田秀吉有過佔領計劃,曾經二度出兵奪取未果。直到1871年,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實質出兵台灣,迫使清帝國承認琉球歸屬日本統治。

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在質的方面發生革命性的大蛻變,急速走向現代化。綜觀這些變革,涵蓋範圍非常廣泛,主要是日本有計劃推動重大的基礎建設,效率非常驚人,使台灣人的文化和價值觀,發生相當大的變化,建立徹底的政治權威和法治秩序,整個台灣脫胎換骨。戰後老一代的台灣人,對日治時代的社會--治安良好,人民守法,普遍讚不絕口。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依〈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隨後自台灣撤退。至此台灣總督府消失了,經過50年的「帝國之夢」變成九霄雲外的記憶。

在此之前,中、美、英三國領袖於1943年發表〈開羅宣言〉,其新聞公報聲稱「日本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台灣、澎湖群島,應歸還中華民國。」台灣的命運又一次遭逢巨變。

嚴格說來,〈開羅宣言〉不是官式文書,只不過是一種承諾,表明戰後重劃日本的領土,根本不具國際法效力。因為戰爭會發展到什麼態勢,尚不明朗,難怪美國作家柯喬治(George Kerr)在其所著《被出賣的台灣》一書形容:「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分明是在『熊未死前,就已分割好熊皮了。』」

據此,國民黨名為「光復」實為「佔領」台灣。接收之初,組成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簇擁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於一身,壟斷所有政經資源,日治時代留下的產業,統統納入控制之下,台灣人嘗到民不聊生的苦果。一時之間兵荒馬亂,動盪不安,通貨膨脹加劇,三年之內物價飛漲七千倍以上,最終實施「舊台幣四萬元兌換新台幣一元」的金融改革,台灣人度過經濟史上黑暗的歲月。

新來的「祖國」政府,卻是貪污腐化,假公濟私和作威作福,儼然以「征服者」的姿態對待台灣人。光復一年四個月後爆發「二二八事件」,台灣菁英損失不計其數,真是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國度。

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國民黨政權逃到台灣,約200萬軍民渡海來台,高舉「反攻大陸」口號的國民黨,竟以戒嚴令實施軍事統治,台灣人活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直到1987年代解嚴,足足延續38年,成為世界上實施最久的戒嚴令。

當時台灣人口600萬,突然湧入如此大規模的移民,連整個國家都搬了過來,那不是「避難」而是「逃亡」。中國歷史上只有唐朝末年的「五胡亂華」,堪與比擬。

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究竟哪個「中國」才是真正的代表,年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演。1969年中美建交,「兩個中國」對立,蔣介石堅持「漢賊不兩立」,遂被逐出聯合國,變成國際孤兒至今。

歷代政權大多忙於鞏固權位,開疆拓土和掠奪財物,很少為政治改革而努力。魯迅(1881 〜1936,中國近代文學巨匠)說得好:「這是被囚禁在幽靈圍牆中,循環演出的戲劇,亦是在古國之中,螺旋前進的無聊表演。」比如,被尊為「中國革命之父」的孫文,徒有「世界大同」理想,仍只曇花一現,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遺言,含恨以終。
此刻,身為台灣人,心有戚戚之餘,願天佑台灣,讓明天會更好。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