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鬧飢荒(2)/翁建堯

二、「浮游生物」的養料來源
礦物質是壯大浮游生物族群和數量至關重要的生長、繁殖的養料。有了充足的礦物質再加上陽光普照,海洋生態食物鏈的生產層--浮游生物,便能營造豐盛營養,來壯大海洋生態食物鏈第二級--亦即飼料魚和磷蝦。這類礦物質或者沉澱在海底,或者經由造山運動由海底浮出海面成為高山,或者在陸地乾燥區域經由長年的風化成為沙漠的構成物質。這類礦物質要成為浮游生物的養 料,顯然必須依賴運送。而自然界的運送力量,視區域而異,有南極輻合帶以南盤旋的水流、南半球太平洋東西陸地間的深海循環、高山河流與沿岸海洋間的水文循環、以及揚起薩哈拉沙漠的沙塵跨越海洋達到熱帶雨林的沙塵風暴。當這類運送礦物質的自然力量受到阻礙時,必然抑制浮游生物的壯大,從而小魚蝦的壯大,最後導致海洋鬧飢荒。海洋鬧飢荒牽連到人類漁獲的減少,也可能闡明鯨豚擱淺事件的原由。

三、深海循環供應養料的短缺與人類活動的衝擊
南半球近赤道海水受熱,促使靠近澳洲的西太平洋區呈低氣壓,相對的,南極冷流經過的南美洲祕魯和智利沿岸則促使東太平洋區呈高氣壓。基於東、西太平洋區間的高、低氣壓落差形成向澳洲吹送的西風。這股西風帶動洋流逼向澳洲大陸,當洋流碰到陸地的阻擋後,這股傳送西風持續加諸在洋流的力道,既未能往前也未能向上越過澳洲陸地,唯有轉向深海下壓直到碰觸到海底,之後,西風力道迫使深海水流往回向南美洲沿岸前進,直到深海水流碰觸到祕魯和智利的沿岸陸地。這時西風力道所啟動的深海水流,一方面擾動了南美洲沿岸海底的礦物質,另方面則激發了湧升流。這股南美洲沿岸海域的湧升流將富含礦物質養料的深層海水帶到上層水域。上層水域有充足陽光,而光合性浮游生物加上充分礦物質養料,會促進浮游生物、魚蝦的壯大。

在另一方面,人類活動造成了全球暖化與海水增溫,導致低氣壓區從西太平洋擴展到中太平洋,因此太平洋區高、低氣壓落差的介面移向東太平洋區,從而吹向澳洲的西風減弱了,進而促使深海循環的水流力道的減弱。此則非常不利湧升流的形成亦即深層海水被帶到上層水域的水流。而湧升流長期減弱或消失狀況下,浮游生物得不到充足的礦物質養料,可以預期海洋生態食物鏈必然出現短缺。

四、水文循環供應養料的短缺與人類活動的衝擊
水文循環係海洋與陸地水分透過蒸發散、雲層的形成和飄移、高山攔截雲層以及高海拔的 低溫效應化雲成雨,降水經匯集於河川回歸於海洋或留在陸地水分。水文循環之高山水流順勢沖刷山壁,促成富含礦物質養料的河水供應到沿岸海域。這類貫通高山、陸地與海洋間的水分,所攜帶大量的礦物質養料輸送到沿岸海域,除此外,也在河川水流緩慢之陸地與海域的交接處,造就了富含礦物質養料的濕地和三角洲,例如台灣沿岸河川出口的溼地,和湄公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及尼羅河三角洲。這群沿岸海域接受礦物質養料所建立食物鏈,孕育著豐盛的漁產。不過,水文循環一旦遭到阻斷,漁獲很明顯會降低。例如1965年阿思旺水壩完成後,阻斷了尼羅河輸送到沿岸海域礦物質養料,結果造成了地中海漁獲從平均每年1.8萬噸(1960年)到1969年已減產到0.06萬噸。

五、沙塵風暴供應養料的短缺與人類活動的衝擊
美國太空總署透過外太空衛星偵測到,大風從薩哈拉沙漠揚起超過1億8千2百萬噸沙礫往西越過大西洋,最後有2千8百萬噸落在巴西亞馬遜河熱帶雨林的土壤裡。這些沙礫總量係由三顆氣象衛星所計算出,而且沙礫中含有植物和浮游生物壯大不可缺少的礦物質養料「磷」。換言之,1600公里長面紗似的沙塵風暴中更多的含磷沙礫超過1億5千萬噸都落在大西洋。因此陸地和海洋的生產層--熱帶雨林和浮游生物獲得光合作用的養料便製造營養,使得生態食物鏈得以旺盛起來。除此之外,生存於臨近沙漠之海洋的珊瑚礁,珊瑚蟲的共生藻類,其進行光合作用的必須養料也是來自沙塵風暴的沙礫。這樣的自然施肥現象,長期以來卻遭受到人類無知活動的干擾。人類在沙漠地區抽取地下水來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墾--種植作物,基於植物的覆蓋作用,必然限制了地球上沙礫最大機器「沙漠」提供海洋生產層--浮游生物礦物質養料的功能。此外,人類在沙漠地區的活動,除了擴大綠洲範圍之外,還包括開發新市鎮,兩者都在沙漠地區進行建造住宅,造成大面積的覆蓋作用。顯然,沙漠地區的農業行為和城市建構可以滿足人口暴增的需求,在另一方面卻導致長期忽視「沙漠」提供礦物質養料的功能,此則不利於浮游生物的生產力與海洋生態食物鏈的穩定性,最終海洋資源的枯竭指日可待。

六、「今天是海洋鬧飢荒,明天就是我們」--鯨豚擱淺和珊瑚白化
海洋資源的枯竭早有徵兆。跨國性的海洋科學研究團隊針對海洋物種與生態系統,花費四年的研究成果(科學期刊,2006)指出,目前還在捕撈物種中,⅓在2003年就已崩盤,換言之,牠們的漁獲已銳減九成。另外,攸關海洋資源枯竭的徵兆,也從鯨豚擱淺事件可見一斑。筆者十多年來注意到,幾乎每年11,12月在南半球澳洲海灣都會發生鯨豚集體擱淺事件,每次擱淺的鯨豚數量約150隻左右。這些年以來保育人士為了拯救沙灘上奄奄一息的鯨豚,總是啟動大批人員和牽引機械。不幸的是,每年救援的成果讓人既沮喪又灰心,因為相對於擱淺鯨豚數量,成功的救援實在是少之又少,通常只有個位數。此外, 保育人士歷經了十多年的救援經驗,發現一個很棘手的現象,就是說,只要沙灘上還留有年幼的鯨豚,那些被拖回大海且存活希望很高的健壯鯨豚幾乎都會折返沙灘。因此,擱淺鯨豚雖經救援,而真正能成功回到大海存活下來的並不多,換言之,通常保育人士只能眼睜睜看著牠們在沙灘上逐漸衰弱和死去。近來,像這樣大型魚類(包括鯨豚和魟魚)集體擱淺的事件有擴大趨勢,亦即2004年以來僅發生在南半球澳洲、紐西蘭,到了2015年竟然也開始出現在北半球的日本。筆者綜合發表在科學期刊之相關議題的文章以為,這就是海洋鬧飢荒的徵兆。基於,原本鯨豚在大海捕魚的區域再也捕獲不到足夠的飼料魚,為了尋求更多食物,只有趨往沿岸海域。然而大海環境究竟與沿岸海域大不相同,例如潮汐變化就不是鯨豚所熟悉的,很可能因此造成擱淺風險的緣由。因為,集體鯨豚在沿岸海域追尋食物,若未能在退潮時跟著游回大海,等到退潮了水位漸漸變淺了,接著衝向沙灘的強力潮流就把牠們帶向沙灘,最後這群鯨豚大概只有擱淺在沙灘。而鯨豚一旦離開海水就注定難以存活。第一點理由,鯨豚燃燒脂肪所產生的高溫,在沒有冰冷海水降溫下,就會傷害鯨豚皮膚;第二點,鯨豚3000公斤體重缺乏海水浮力支撐時,重量的壓迫很快的會導致體內器官受傷。總之,鯨豚擱淺既然會造成鯨豚生命難以挽救的困境,當然仍舊要盡力救援來提升鯨豚的存活,除此外,更希望從源頭解決問題,才能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人類也早就警覺到漁獲每下愈況,這個和鯨豚擱淺的警訊,其實都可以追朔到海洋鬧飢荒。另外,由於珊瑚礁在沿岸海域具有攔截來自沙塵風暴、水文循環和深海循環之礦物質養料的作用,所以,珊瑚礁就是礦物質養料的匯集區,對於沿岸海域之浮游生物與小魚、蝦的壯大非常重要。一旦珊瑚礁大量白化,勢必讓海洋鬧飢荒更雪上加霜。

七、結語
本篇通識文章,引用生活上的題材,譬如:鯨豚擱淺、珊瑚白化、聖嬰現象、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熱浪、颱風多且加劇、漁獲減少、糧食和蔬果收成減量、天氣忽冷忽熱,透過探索背後的原因,想給讀者的是通識震撼教育。

所以,本篇要警惕讀者,海洋鬧飢荒不是偶然的且早有徵兆。此外,人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為危機遠在天邊,其實就近在眼前。期望透過「今天是海洋鬧飢荒,明天就是我們」的檢討和反省,來喚醒人類改變生活態度和關心永續議題是刻不容緩。 (全文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