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鬧飢荒(1)/翁建堯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16-06-19 10:52
本篇攸關海洋資源枯竭要呼應林瑞隆牧師在週報(2016年6月12日)所刊載的文章「連風和浪都聽他的」。聖經提醒我們:人只是管家,不識自然的奧妙,那一天自然消失,人連管家的資格也即將失落。
摘要
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家可以見證到「海洋飢荒」。跨國性海洋科學團隊,經過多年調查,在2006年提出警訊: 42年後(指2048年) 海洋魚蝦資源就要枯竭。另外, 2015年海洋科學團隊啟動調查全球漁場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眾所皆知,浮游生物透過光合作用營造龐大營養物質, 來做為海洋食物鏈的源頭。事實上,浮游生物要壯大,除了靠陽光和CO2來進行光合作用,還需要其他原料。一旦,壯大浮游生物的原料出現問題,海洋就會鬧飢荒。而浮游生物所需之原料的供應包括:深海循環、水文循環、沙塵風暴、極區水流、以及珊瑚礁,都遭受到人類活動的破壞。人類活動尤其指大量排放CO2、建水壩等,導致全球快速暖化、聖嬰現象超級化、珊瑚礁大量死亡,都嚴重阻斷浮游生物所需之原料的供應。本篇探討「海洋鬧飢荒」的論述係根據長期收集相關議題的科學性資料(Sciences,2004-2016),經過思索整合的文章。期盼人類正視早已出現的飢荒徵兆,因為「今天是海洋,明天就是我們」是必然的。
一、海洋飢荒與「浮游生物」
遠古以來,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情況,造就了海洋生態。一大群多達千百萬條銀色小魚(統稱飼料魚),牠們蠕動的身體使海洋起了泡沫,彷彿海洋沸騰起來。一隻鵜鶘鑽下沸騰似的大海,那隻鵜鶘後面跟著成百隻鵜鶘,後面又有上千隻鵜鶘翱翔來到,海上一陣陣不間斷的俯衝與吞食。這時尖叫的海鷗也參與了亂哄哄的捕魚行列。沸騰海洋下面的捕食魚-金槍魚和梭子魚,也在聚集。接續著狼吞虎嚥的金槍魚和梭子魚之後,鯊取代了掠捕飼料魚的位置。當捕魚鳥和捕食魚遠離,海洋又恢復了平靜,而那些殘餘的銀色小魚,還是能存活下去。海洋生態的食物鏈基礎是浮游生物,使海洋沸騰的小魚就是吃浮游生物,不過,大多數大型海洋動物不能直接吃浮游生物,牠們 吃飼料魚如沙丁、鯷、油鯡、北海鲱等。今天,一種新的掠捕者-漁民,他們高效率捕捉小魚,衝擊海洋食物鏈,使海洋生態陷入飢荒的困境。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後,飼料魚成了重要蛋白質來源,到了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初期,飼料魚群突然不振。美國大西洋沿岸的鲱和油鲱漁獲,祕魯和智利沿岸的鯷魚漁場,挪威海岸外的鲱魚漁場,南非海岸外的沙丁漁場,產量都驟然下降。
看來好像取之不盡的飼料魚漁產,怎麼會一蹶不振呢?近岸海水溫度升高,稚魚存活率就會很低。可是近岸海水溫度下降後,飼料魚「鯷」的產量卻沒有恢復以前那樣的豐富。同樣的,自從密集捕魚以來,四十年已經過去了,日本的沙丁漁業人員認為,太平洋上的沙丁產量也沒有 恢復到以前那樣的豐富。
我們顯然必須承認,這類在食物鏈中擔任飼料角色的,在陸地和海洋的生態都非常重要,否 則捕魚鳥類和大多數大型海洋動物都要鬧飢荒。我們顯然也必須承認,導致這類飼料魚枯竭的原由不僅僅是竭澤而漁再加上全球暖化。因為實際上,部分陸地和海洋動物的命運,就像長春藤 那樣互相纏結,而且是和海洋生態食物鏈源頭「浮游生物」的命運分不開的。如南極輻合帶以南 盤旋的水流,沿著南極大陸邊緣養料豐富、面積廣闊的大陸架,激起浪潮,孕育無數的浮游生物,屬於食物鏈的第一級-亦即生產層,第二級是小糠磷蝦。幼糠磷蝦殼是透明的,可以清晰見到牠們體內有一團團已消化的浮游生物--在春夏兩季遍佈南極地區海域的微小藻類植物。小糠磷蝦是南極食物鏈中一個主要環節,有二十種魚、三種海豹、五種鯨和企鵝等多種鳥類,都以牠為主要食物(參見Readers Digest, W. Marx, pp.103-107, 1981/2; L. Bickel,pp.90-93, 1982/3; P. Raffaele,pp.37-41, 1992/3)。
跨國性海洋科學研究團隊,在2006年提出警訊:海洋魚蝦,42年後於2048年即將枯竭。本篇針對海洋生態的食物鏈基礎「浮游生物」的命運,探索對浮游生物至關重要的生長、繁殖的 養料來源--包括源自於海洋沿岸的海底和陸地的撒哈拉沙漠、高山,是否出了問題,以及和人類的 關聯性為何。因為,我們最好能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使過去由於我們無知,阻斷了浮游生物賴以 壯大的養料來源,從而導致枯竭的漁場,能夠得到復原的機會。 (待續)
摘要
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家可以見證到「海洋飢荒」。跨國性海洋科學團隊,經過多年調查,在2006年提出警訊: 42年後(指2048年) 海洋魚蝦資源就要枯竭。另外, 2015年海洋科學團隊啟動調查全球漁場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眾所皆知,浮游生物透過光合作用營造龐大營養物質, 來做為海洋食物鏈的源頭。事實上,浮游生物要壯大,除了靠陽光和CO2來進行光合作用,還需要其他原料。一旦,壯大浮游生物的原料出現問題,海洋就會鬧飢荒。而浮游生物所需之原料的供應包括:深海循環、水文循環、沙塵風暴、極區水流、以及珊瑚礁,都遭受到人類活動的破壞。人類活動尤其指大量排放CO2、建水壩等,導致全球快速暖化、聖嬰現象超級化、珊瑚礁大量死亡,都嚴重阻斷浮游生物所需之原料的供應。本篇探討「海洋鬧飢荒」的論述係根據長期收集相關議題的科學性資料(Sciences,2004-2016),經過思索整合的文章。期盼人類正視早已出現的飢荒徵兆,因為「今天是海洋,明天就是我們」是必然的。
一、海洋飢荒與「浮游生物」
遠古以來,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情況,造就了海洋生態。一大群多達千百萬條銀色小魚(統稱飼料魚),牠們蠕動的身體使海洋起了泡沫,彷彿海洋沸騰起來。一隻鵜鶘鑽下沸騰似的大海,那隻鵜鶘後面跟著成百隻鵜鶘,後面又有上千隻鵜鶘翱翔來到,海上一陣陣不間斷的俯衝與吞食。這時尖叫的海鷗也參與了亂哄哄的捕魚行列。沸騰海洋下面的捕食魚-金槍魚和梭子魚,也在聚集。接續著狼吞虎嚥的金槍魚和梭子魚之後,鯊取代了掠捕飼料魚的位置。當捕魚鳥和捕食魚遠離,海洋又恢復了平靜,而那些殘餘的銀色小魚,還是能存活下去。海洋生態的食物鏈基礎是浮游生物,使海洋沸騰的小魚就是吃浮游生物,不過,大多數大型海洋動物不能直接吃浮游生物,牠們 吃飼料魚如沙丁、鯷、油鯡、北海鲱等。今天,一種新的掠捕者-漁民,他們高效率捕捉小魚,衝擊海洋食物鏈,使海洋生態陷入飢荒的困境。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後,飼料魚成了重要蛋白質來源,到了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初期,飼料魚群突然不振。美國大西洋沿岸的鲱和油鲱漁獲,祕魯和智利沿岸的鯷魚漁場,挪威海岸外的鲱魚漁場,南非海岸外的沙丁漁場,產量都驟然下降。
看來好像取之不盡的飼料魚漁產,怎麼會一蹶不振呢?近岸海水溫度升高,稚魚存活率就會很低。可是近岸海水溫度下降後,飼料魚「鯷」的產量卻沒有恢復以前那樣的豐富。同樣的,自從密集捕魚以來,四十年已經過去了,日本的沙丁漁業人員認為,太平洋上的沙丁產量也沒有 恢復到以前那樣的豐富。
我們顯然必須承認,這類在食物鏈中擔任飼料角色的,在陸地和海洋的生態都非常重要,否 則捕魚鳥類和大多數大型海洋動物都要鬧飢荒。我們顯然也必須承認,導致這類飼料魚枯竭的原由不僅僅是竭澤而漁再加上全球暖化。因為實際上,部分陸地和海洋動物的命運,就像長春藤 那樣互相纏結,而且是和海洋生態食物鏈源頭「浮游生物」的命運分不開的。如南極輻合帶以南 盤旋的水流,沿著南極大陸邊緣養料豐富、面積廣闊的大陸架,激起浪潮,孕育無數的浮游生物,屬於食物鏈的第一級-亦即生產層,第二級是小糠磷蝦。幼糠磷蝦殼是透明的,可以清晰見到牠們體內有一團團已消化的浮游生物--在春夏兩季遍佈南極地區海域的微小藻類植物。小糠磷蝦是南極食物鏈中一個主要環節,有二十種魚、三種海豹、五種鯨和企鵝等多種鳥類,都以牠為主要食物(參見Readers Digest, W. Marx, pp.103-107, 1981/2; L. Bickel,pp.90-93, 1982/3; P. Raffaele,pp.37-41, 1992/3)。
跨國性海洋科學研究團隊,在2006年提出警訊:海洋魚蝦,42年後於2048年即將枯竭。本篇針對海洋生態的食物鏈基礎「浮游生物」的命運,探索對浮游生物至關重要的生長、繁殖的 養料來源--包括源自於海洋沿岸的海底和陸地的撒哈拉沙漠、高山,是否出了問題,以及和人類的 關聯性為何。因為,我們最好能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使過去由於我們無知,阻斷了浮游生物賴以 壯大的養料來源,從而導致枯竭的漁場,能夠得到復原的機會。 (待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