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教會守護天使:王雲昌長老/林恩朋

王雲昌長老1927年3月4日生於台北市,父親是清朝末期開台勳臣後代,日據時代任保正,戰後是大安區普愛里里長,服務鄉里前後四十年的王玉慶先生,當地居民都稱呼王里長,母親是王蘇鳳女士。父母年輕時代任職日本人的三井公司,專務木材經營的部門。王長老幼時住在建成區,母親有一位結拜姊妹,這位基督徒姊妹先是教她羅馬字拼音,後來帶她到大稻埕長老教會做禮拜,當時王長老就讀日新公學校,也跟著母親參加了教會的主日學,在教會中得到了信仰種子,雖是小學生卻常常在教會附近招呼行人來教堂聽道理,教會牧者是張崑遠牧師。

公學校畢業不久日本與美國開戰,美國飛機常來空襲,全家疏散到南港深山大坑,從南港火車站再跋涉二、三小時的偏遠山區,為了將來順利進入中學校,開始每天往返台北接受「高等科」二年的教育。後來考入開南商工職業學校就讀三年,最後一年遇到二二八事件,遭遇戰後接收台灣來自中國大陸的恐怖政權與土匪軍隊。隔年1948年奉父令與宜蘭縣羅東鎮張素貞小姐結為連理,張小姐的外曾祖父是台灣最早期傳教師,出自於傳統基督教家庭的她也是奉父親之令和僅見少數幾次面的王家公子,於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由葉金木牧師證婚建立家庭。

終戰後,正當葉金木牧師接收了原日本聖潔會的教堂成立了東門教會,王里長全家也正好搬到東門教會附近,新生南路與仁愛路交接靠教會這邊的三角窗日式大房屋(現仁愛路二段110號),那是王里長三井公司上級的房子「居之安」連庭院至少150坪當時的豪宅,日本人戰敗要回國,匆匆讓渡予王里長,因為王里長早期是日本人要栽培的台灣人少數菁英。王里長戰後務茶,首創文山包種茶盛極一時,在菜市場或茶葉專賣店賣20公分×10公分白色紙包裝上面除了寫上「文山包種茶」,還在旁邊附上「王玉慶監製」是上等貨。王家搬來「居之安」以後遇到了葉牧師,葉牧師在汐止教會牧會時認識王里長,也因此王里長全家開始到教會禮拜,王家就成為東門教會最早的成員。當時教會沒有電話,若有需要電話連絡的,葉牧師就派次孫葉守命去「居之安」打電話,因為當時只有里長伯家裡有手搖式電話。教會使用電話通常是打給「玉山堂」請他們送餅或麵包來,因為有聚會需要準備。

王長老成家後雖努力自修學習國語、英語,但對於時代的變遷,知識的日新月異,始終自認所學不足,欲再上一層樓充實自己,常於繁忙的里長助手工作之餘苦讀,終於考取當時難度很高的台北工專五年制電機科,最後一年實習期間已有公家機關來挖角。畢業後服海軍預備軍官役一年,退役後進入台灣鐵路管理局服務,以所學報效國家回饋社會,此時已是婚後六年,育有三個女兒的父親了。

服務公職近四十年期間可謂鞠躬盡瘁,每逢颱風過後,重大車禍,號誌失靈,總是草草吃過早餐天未亮即前往處理,忙到一身疲憊才摸黑回家。從最早期燒炭車、蒸汽車、柴油車的轉變過程,一直到1980年代台灣因應科技的極速進步,鐵路局將進行大規模鐵路電氣化,王長老被指派赴瑞典、德國、法國、丹麥等歐洲各國學習並考察,半年取經回國後施展所長,可謂貢獻良多不辱使命。

王長老因幼年即接受基督,並以教會為屬靈的家,所以他的一生與東門教會可謂分不開。十九歲開始出入東門教會,始終視教會為第二個家。早期木造會堂雨天常漏水或木材腐朽,水電也常中斷,都由他檢視處理,下班後常到教會巡視一番才回家。溫良恭讓的他總是默默關切教會大小事務。數十年來每個主日清晨就早早到教會,巡視教會桌椅是否排齊,聖經、聖詩是否有缺?或是有哪些準備不足之處。1962年8月12日鄭連明牧師來到東門教會協助年歲已大的葉牧師,這位前一年才由美國留學回來30歲的年輕副牧師,每隔週講道一次(和葉牧師輪流),每次20至30分鐘內容豐富、充滿聖靈、簡短有力的講道深深地打動了當時35歲的王長老內心,日後二人成為至好的朋友,每週末都配合連明牧師由台神抵達教會的時間,幫助他探訪及準備隔日週報,還協助週末晚青年團契與聖歌隊(由鄭牧師指揮)等事工。1964年教會第二期擴建,1978年第三期擴建王長老均擔任全程監工,除鐵路局上班外其餘時間全心全力投入,日以繼夜,直到新堂完成。信仰要有實際的行動,王長老以服事主為應該,為喜樂,為福分,不但屨行執事(1971年起)長老(1981年〜1998年)的職責,更喜歡接待有需要的傳道人。林瑞隆傳道(1975年〜1980年)在三期擴建曾有一段時日住在王長老的一樓,1994年美國長老教會退休傳教師Rev.Mallinson夫婦來本堂協助英語事工,也是住在王長老的家。1982年教會成立台北工專學生宿舍,王長老無條件出借一樓整層,隔間容納8〜10位學生住宿,日常也主動幫助一些有需要協助的人,而為善不欲人知,從不提起。平日教會有需要人手或重大緊急事情,牧者第一位通知的就是王長老,他一律放下事務急速前往,自己除了病痛不便之時,每主日必欣然直奔教會,對他來說,敬拜讚美上帝是最美好的事。

張素貞長老娘是第四代基督徒,婚前曾任故鄉幼稚園教師,後來考入赤十字會擔任護士,期間曾有醫師中意她,最後卻奉父令嫁入王家,因屬大家庭同住,婆婆又極度節儉,公婆均重男輕女,婚後吃了很多苦,直到第八年生下長男春安,才逐漸脫離壓力。夫婦育有二男五女,長女惠嫻和我自主日學幼稚班一直到初中始終同班,班上還有陳真華(王陽明牧師娘)吳敦(江南命案主角竹聯幫掌法)我們四人都是1949年出生,也同時進入教會「巧妙兒童合唱團」(1959年由主日學校長林朝棨長老創立,林慧美指揮)成為團員,惠嫻的大妹美掬也是團員,姊妹二人分別擔任女低音和女高音,和真華同級水準的女高音有三、四人,合唱團水平很高,除了公開演唱會外,也曾到孤兒院、養老院獻唱,獲得眾多掌聲與好評。惠嫻19歲時因病離世,帶給他們夫婦很大傷痛。王長老不但自己堅持信仰,也讓每個子女出生不久即接受洗禮,稍長大一定要上主日學、青少年團契接受造就,總是設法要將最寶貴信仰化成至大無窮的資產傳給下一代,他希望子女能在真道上生根建造。長子春安甚至放棄牙醫的專業,獻身成為全職牧師,每位兒女在幼秉庭訓下都能以基督徒的身份立足社會,傳揚福音,表面看似枝葉已分,而在血脈裡靈命裡仍是一家,令他們夫妻感到滿足與欣慰。夫婦結褵五十八載,2006年長老娘因腦血管疾病逝世,令王長老十分惋惜。1996年1月起在我擔任主日學校長五年期間,王家第四代陸續出現在主日學學生中,如白靜怡、白家恩、方銓秀,事隔二十年相信王家第五代仍會在不久繼續傳承於東門教會,王長老於2016年2月27日蒙主恩召,這位東門教會永遠的守護天使雖然短暫離開我們,但是家屬有堅定的基督教信仰,深知人在世上的日子乃上帝所賜,將來必定會在天上再相聚,所以沒有眼淚只有盼望。「息了世上的勞苦,去那更美好的家鄉」,這最足以表達大家此刻的心情。願我們一生都能成為一首讚美的樂章,時刻歌頌昔在、今在、以後永在、賜生命氣息的造物主,直到永遠,願主祝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