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到頂的母親/侯徐文英

歲月催人老,而且是年復一年加速進行,回首人生路起起落落,有時滿滿的成就感,有時深沉的失落感,有時路途柳暗花明,有時路途坎坷崎嶇,但信仰之路我始終走來堅定執著、義無反顧,一直向前;不受環境左右,不受際遇影響,常懷感謝上主,賜我大大恩典和與時俱增的歷練和智慧,能更清楚得分辨人的表裡善惡,更看透世事的炎涼無情,而我選擇的態度是冷眼旁觀,沉默以對。


三十年前我參加過東門教會周四下午二點的「聖書と祈りの会」聖書中有一句"主はあはれみをお忘れになっていません。心の思いのおごり高ぶる者を追い散らします。"至今還鐫刻腦海,長慰心懷。也是先夫過世後的安定劑。而詩篇90篇11節:「我們一生的年歲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更是我的座右銘。幾次同學會,會後五六個同學互訴心裡的傷痛事。一位說她媳婦下班後買了個改良種釋迦,大剌剌的當著公婆面前切開獨自享用,還直誇香甜,公婆坐著感觸良多,看得不是滋味。在場同學們異口同聲,大抱不平。我則默不作聲,大家問我是如何練到「不慍不火」的真功夫?我說「能這麼繼續出席同學會,就感覺特別溫暖,心存感激。別再為年輕一代心煩怨嘆了......」我想就是詩篇90:11給我的啟迪。生命短暫如夢而我已活過了。要認清自己,要突破自己,更要放下自己。同學們笑笑說:「你們基督徒,還真是想得開!」有一則新聞,是親生兒子棒打母親。只因母親拒絕洗兒子女友的衣物。母親愛子心切,不願提出訴訟。這何必當初呢?換作是我,不讓兒子知情,默默的洗,不吭聲,因為「人和為貴,家和萬事興」。那兒子的失控行為和交(女)友不慎的後果,母親都要負全責,概括承受。「沉默」在我看來是最佳選擇。


我有個關於母親的辛酸故事。她是我小學時同窗一年的朋友。小學五年級蘆溝橋事變發生,我輾轉從廈門回台灣,插班進入師範學院(現在師大)附屬小學。當時各年級僅一個班別,男女共學。我每天和這個朋友手牽手上下學,直到一年後日本佔領廈門,我再回原校就讀。畢業後獨自一人搭船來台灣,考上人人企盼的女子高等學校,巧的是這位朋友又再度成為同班同學。她通學,我則是寄住學寮。每週日的外出,我一定到這位朋友家,和她全家成員很熟。朋友的母親慈祥親切,一定準備甜點招待。高校期間,第二次世界戰爭爆發,好不容易平安畢業。上帝保佑我,戰爭頻仍之際猶能平安返廈門。之後共產黨軍霸佔廈門,再回台,彼時中日正在辦產權移交,日本老師留我在母校幫忙,不久朋友傳來婚事喜訊,男方差人來母校詢問她在學中的情況,我找出朋友的學籍資料讓男方刮目相看,她可是品學兼優呢!隨後我馬上到朋友家告知詳情,她父母告訴我,其實男方的底細他們也查訪過了。雙方都贊同這樁婚事,交往一年後即成婚,並育有一男。然而好景不常,她的丈夫事業不甚如意。那時我考上銀行,朋友來找我推銷萬年筆,我也盡了力推銷給銀行同事。不幸的是她丈夫因過度操勞,留下妻兒逝世了。同學獨力辛苦的養育兒子直到大學畢業。一日和她妹妹步行仁愛路,忽然跌坐在地動彈不得。送入仁愛醫院急診,是輕微中風,入院一星期退院回家。一切行動都大不如前,但朋友仍默默的,慢慢的操持家務。有一天兒子提起想成家,同學不插手,不置喙,隨兒子的意答應。萬萬沒想到娶了美嬌娘:是只能美美花朵插在花瓶欣賞。雖然得到孫子,卻還是朋友一人包辦全家家務。白天兒媳上班,小孫子就我朋友照料,同時兼顧家事。兒媳下班回家,就有飯可吃,朋友默默的做。一直到孫子上小學,某周日早上十點兒媳說要帶孫子去動物園。歡喜的出門,朋友留守家裡,中飯自行草草解決,休息半响就起身準備晚餐,做得汗流浹背,滿滿一桌飯菜。等到七點過後,兒孫媳回家只一句:「我們已在外吃飽了!」連問候一聲:「阿嬤呷飽嗎?」也無。朋友靜靜得打理桌面,什麼都沒吃就回自己房間。兒媳自顧自在客廳有說有笑。一次,我撥了電話給她,她才沮喪得和盤托出,娓娓道來她的故事。她說逢母親節接受到康乃馨一朵的當下,都想放聲大哭。聽了朋友的苦衷,我安慰她「就當是默默行善,繼續積德吧!相信年輕人中會自嚐苦頭,終有懊悔自責的時候!」我幫不上忙,只能默默為她禱告祈福。昔日美德,孝悌傳家,在這紛亂時代的新新人類,眼中到底是何物?我不敢想像,只能感嘆再感嘆,無言以對!另有心酸母親的故事,越寫越難過,只好停筆。

   

◇日本人有好建言:親孝行は父母の為だけでなく自分の為でもある。

日本有名的年輕作家石川啄木,年輕去世,但他的孝順是個典範。他有名的和歌:"戲れに母を背負って その余り 軽きに 泣きて 三歩歩まず"


◇我自作和歌:幾山河越えて今時 下り坂 泣くも笑ふも すべて空なり。

夕暮れの淋しさ思ふ 今日も又 神の力ぞ 慰む我よ。


我祈禱上帝:我的人生落幕時,不要留下任何污點。阿們。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