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感恩分享/陳春梅

從小我膽小,沒有自信,更沒有方向感。讀小學時,放學都要去三姐的教室等她,下課後,結伴回家。

[閱讀全文]

用「威信」領導人

在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某個群體的領導者。現代人的夫妻關係,可能不是絕對由老公帶領整個家庭的發展,或許是太太才是家中的掌舵者。即使家中的事情是由兩人共同做決定,但總是有人在某些事情比較擅長,譬如有些老公比較擅長管理金錢、有些老婆比較擅長教導孩子。無論如何,在彼此擅長或分擔的責任上,就是這個部分的領導者。在親子關係中,也是如此,過去的父母大部分都比較有威嚴,也自許自己成為孩子的領導者。現代的親子關係有一些轉變,有些父母給孩子比較多的自由,讓他們可以「做自己」。我常常對孩子說,你們要有「自主權」,就要學會負責,甚至,想要讓父母聽你的話,那就應該拿出更成熟的思考。其實,這就是學習當領導者的機會,當孩子願意做決定,也願意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那就是一種領導。

[閱讀全文]

最近大學同學們為了慶祝畢業三十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同學會。除了在台北的一場晚宴聚餐,大家知道我在台東工作,特地還包了一班鳴日號觀光列車,一路從花蓮玩到台東。畢業三十年重聚,有許多聊不完的話題,我們一起回憶求學時的往事,也想到過去三十年來行醫過程的點點滴滴。

[閱讀全文]

大齋節期「施捨」的省思

從上週三「撒灰日」(聖灰禮拜三)開始,教會曆就進入「大齋節期」。大齋節期的日期算法是復活節前的四十天,這四十天不包括這期間遇到的主日,也就是若從撒灰日到復活節中間共有四十六天,基督徒在此節期開始預備紀念耶穌基督的受苦、死。近年來,有些基督徒會選擇某一些平常常做的事,在這期間就暫時不做。譬如習慣每天來一杯手搖杯或咖啡的人,在這期間暫時戒掉這個習慣。重點不是這個行動,而是透過這個行動提醒自己不斷思考與上帝的關係。

[閱讀全文]

定期會員和會有感

今天,教會召開一年一度的「定期會員和會」,在和會中,我們將有過去一年各項事工的報告,也會有去年的財務報告,也必須通過去年的決算,和今年的預算。有時候,我們對於每年這樣的開會感到很厭煩,那可能是因為不知道這個會議的真正意義。

[閱讀全文]

美好腳蹤系列第28本,《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畢嘉士醫師的故事》新書出版。

這是繼徐賓諾與紀歐惠之後,我們介紹的第三位挪威協力會來台服務的宣教師,畢嘉士醫師(1926-2019)

[閱讀全文]

衝突的藝術

當1517年10月31日,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教堂門上貼所謂的「九十五條論綱」,也就是「關於贖罪券的意義及效果的見解」,擾亂了當時候的教會,並在衝突中開啟了宗教改革運動,最終,產生了所謂的基督新教,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基督教」。試想,若沒有像馬丁路德一樣願意衝撞當時候腐敗的體制,可能就沒有「基督教」的出現。回到教會中,的確,沒有人願意教會有衝突,一旦發生衝突,就好像上週的講道所提到的,在教會分裂中「基督竟被分割了!」(1:13)。即便如此,在教會中,仍很難避免衝突的發生,那麼怎麼去看待「衝突」,這真的是一種藝術。

[閱讀全文]

讓上帝的意念引領我們

有一本繪本,書名為《自由之路》,是根據一位名叫海莉塔布曼的真實故事改編,她是一位黑人女性,她被稱為「黑人摩西」。她出身於一個農場的奴隸家庭,根據當時的社會制度,父母是奴隸,整個家庭成員也是奴隸,包括海莉本來也是。她從小就被主人租給別人,在另外一個主人家擔任保母。她的處境很可憐,因為只要寶寶一哭,她就會被主人鞭打。有一次,主人命令她綑綁一位想要逃跑的黑奴,她不願意做,隔天那位黑奴跑走了,主人把氣出在她身上,用一塊很重的鐵塊打她的頭,差點就沒命,結果所造成的傷痕跟著她一生。甚至,傷痕經常隱隱作痛,有時會劇痛,並且留下昏厥、癲癇的後遺症。某一天,她聽說自己要被賣到南方,那是一個虐待奴隸的情況更加嚴重的地方,也必須忍受與家人分開的痛苦。所以,她選擇逃跑,卻得不到丈夫的支持,甚至威脅她要向主人告密。不過,她仍選擇逃跑,經歷了一段驚險的逃亡旅程,她到了美國賓州的費城,在那裡得到自由。在獲得自由後,她並沒有忘記在水深火熱的親人,為了救援,開始努力工作。最終,透過一間教會的幫助,不只幫助了她的親人,也幫助了超過三百名的奴隸逃離被奴役的生活。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