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情緒背後/Mingku陳彥龍傳道

最近看了一部很久的電影了,應該算是電影台的好片重播吧,我想一定也有很多人看過,叫做「海防最前線」,由凱文柯斯納主演的,描述一位功績卓越的海防救生員,他曾是訓練學校各項紀錄的保持者,最難以打破的紀錄是他在噬人大海中救人無數,曾經有一次有一艘醫療船,船上所有的落海者他全都救起,只有一位例外,但他卻仍堅持緊抓著那人,儘管自己的手已經脫臼了,就是這樣子的精神是沒有人可以破除的。

[閱讀全文]

神秘谷之武界行/Mingku陳彥龍傳道

以前在教會常唱一首歌叫《神祕谷之聲》,歌詞說︰在那遙遠美麗的山谷裡,那是我的故鄉‥‥陣陣飄來神祕谷風光。這次來到武界,隨著車行越往山區走去,真的是陣陣飄送過來山谷的氣息,讓人身心靈都舒暢開來,好一個世外桃源,真能體會陶淵明先生所謂進入桃花源而不知是人間仙境的遼闊與美麗。

[閱讀全文]

馬其頓的呼聲/Mingku陳彥龍傳道

兒童、少年營的最後一天是成果發表的表演,七年級的少年表演了一齣馬其頓呼聲的狀況劇,我覺得很有意思,他們將保羅聽見馬其頓的異夢,用不一樣的情節表演出來,讓在場的小孩子、大孩子跟家長一起來思考怎樣才是正確的態度,是因為保羅很有架子?還是要用很多錢才能請得動保羅出馬呢?又或是因為馬其頓要用惡勢力把保羅架去呢?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原因都是不可能發生的,都是錯誤的,聖經告訴我們,保羅在夢中看見異象,聽到住在馬其頓的人請求他到那邊幫助他們,保羅立即啟程,出發前往馬其頓,因為「聖靈引導他」。

[閱讀全文]

美麗灣不美麗/Mingku陳彥龍傳道

居住在台北的我們,不知道是否有注意到,在東部正展開一場家園守護戰。前一陣子電視演了電影「阿凡達」,自己一邊看一邊掉眼淚,那是我們的土地,竟然毫無退路地將要被侵占,只因為那裏有豐富的資源,族人賴以傳承的生命之樹,面臨極大的危機。這樣的故事情節不是只發生在科幻的3D電影裡面,而是活生生地就發生在我們居住的土地上,若大家還記得,大埔農田的怪手,不也是血淋淋地斷送了即將收成的作物,那農民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無聲無息地就「該」被徵收。

[閱讀全文]

只有6個人?!/Mingku陳彥龍傳道

上個禮拜看到一則新聞,說台大邀請知名教授李家同先生回校演講,當天在水源宿舍的會場只有「6」個人到場,新聞報導說李家同先生氣得不講了,掉頭就走。當天的講演題目是「大學生的競爭力」,事後也是很兩極的評價,有人說李教授很沒風度,有人說是因為邀請單位沒有做好聯繫的工作。這則新聞會不會對李教授有所負面影響,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原來「數字」這玩意,連學術界也這麼在意!


這讓我想到,在教會或是團契聚會,如果邀請了某某講員,就會希望多一點人來參加,才不會不好意思,才會比較好看,不過仔細一想,這樣的想法是怎麼來的嗎?請了外面的某講員來,所以要多一點人,那如果是教會內自己的會友也是分享專題,也會希望多一點人來,好看一點嗎?自己在帶學生團契,每次如果邀請講員來,在電話或是email往來確定時間內容的過程中,現在想起來就發現我都會事先告訴講員:「不好意思,我們團契的學生沒有很多位,大概5-8人」。奇怪,為什麼我要先告訴對方這一項訊息呢?好像是因為想要先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才不會到時來的時候,發現怎麼這麼少人,不過團契邀請的講員還不至於掉頭就走,還是會分享到底的。


所以,這很重要嗎?如果真的只有6個人,就不能請「名嘴」或是「名師」來講了嗎?如果這是一個因素,那就要問,這數字的價值難道遠遠超過這幾個「人」求知的價值嗎?原來當我們在看這6個人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6」,不是「人」。


人之常情一定是會期待有多一點人出席,但即便沒有,也是一場演講。難道假使準備一場演講,或是一段分享,會先因為人數多少而改變準備的東西嗎?或是一改不一樣的態度去進行嗎?100、50或個位數,應該都是一樣的,我反倒會去注意這幾個來參加的人,他們坐在台下就是希望可以聽到一些有所幫助的內容,或許他們正需要這一方面的資訊,或是能對自己的學生生涯有更多的進步,很可惜的是,我們反倒常常會去注意的是那些沒有出席的人,我們的眼光很容易就聚焦在那空蕩蕩的椅子上,而不一定是那真實坐在我們面前的人。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來批評這新聞事件的主角,李教授的書我也很常看,但我要問的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被「數字」影響了?是因為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建立在數字上的嗎?60分級格,100是滿分,上課按成績排名,甚至按成績坐座位,少一分打一下。我國中的時候剛好念到「A段班」,每一科都有屬於自己的標準分,所以不應該第一次考太高,比如英文80分,下次考試少一分打一下,以後都是這個標準,因此我的每一科的價值都被限制在這幾十分之內了。高中聯考、大學聯考,都是以分數來排名,儘管教改這麼多年了,還是一樣。


在社會上的競爭力,更是數字掛帥的,每一家補習班都會吹捧自己的班有多少人考上第一志願,每一個主管都在要求蒸蒸日上的業績,工作的價值也是由幾萬元的薪資來判定,我們的社會充斥著數字,這沒有對錯,可能在某些狀況也是必要的,但,這是最重要的指標嗎?


我想到聖經裡面也有一個跟數字有關的故事,當年輕的大衛越來越嶄露頭角的時候,那時流行著一句話:「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你知道嗎?掃羅害怕極了,從數字上看來是超過十倍的厲害,實際上已經到了非殺不可的地步了。真的很有意思,在聖經裡面也有這樣的數字迷失。這股風氣也吹進了教會,教會增長法則、一領一,哪一樣的評斷標準不是先用數字來衡量的,幾年後增加多少人、增加多少教會,教勢的走向就是數字,可是數字可以代表背後的生命意義嗎?這或許是需要的參考數據,卻不是最重要的。弔詭的是,最重要的東西卻不是數字可以衡量的。

甚麼時候數字是需要的而且是重要的呢?大概只有健康檢查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的數據吧,那真的需要一個標準,來告訴我們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好讓我們可以好好的管理身體的運作,是不是該多一點運動,是不是該少吃一些脂肪多的食物,少鹽、少油等,人家說三高,就是在提醒身體的機能有可能受到影響,這真的很需要數據的控制,而且也是很重要的依據。


或許這就是我們被養成的社會價值吧,一直以來可能會覺得達到某一個「指標」就意味著自己存在的價值,在這新聞事件中反過來想,受邀參加一場演講,到場發現只有個位數,那個生氣掉頭的理由在哪裡?是因為對於邀請單位的不尊重?是覺得學生沒禮貌?還是因為自己是個名師?想當然爾會有「擁擠」的聽眾。我認為這些理由的背後其實都是一樣的,人數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安全感,其實沒有甚麼太大的用處,但就是這麼真實地需要它。


求上帝憐憫,不是說自己就可以完全克服這一個「數字迷失」,就是因為自己本來就不是覺得這很重要,卻發現也會去注意到「數量」的問題,好像達到某個量,就覺得是安全的了。這個想法真的非常難克服,求上帝憐憫,所做的每一樣都是盡力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上帝給我們的多少就是多少,就單單去照顧、注意這數字後面的「生命」。

誰比較大/Mingku陳彥龍傳道

前一陣子在基督教的書房,看見一本書,裡面談到關於「苦難」與「得勝」的想法,大意是:「過去的神學思想會比較放在苦難上面,耶穌自己也經歷了難以承受的十架苦路,但現今的基督徒應該更專注在已經得勝的耶穌身上,因為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那空的墳墓已經成了得救的記號,這復活的大能給予我們得著釋放的大能。」

[閱讀全文]

基督徒/Mingku陳彥龍傳道

以前上課的時候,不知怎麼地台上教課的老師突然談起了宗教,雖說這位老師自己沒有甚麼宗教信仰,但她在當時卻覺得在台灣基督教給人的感覺很有壓力,因為好像沒講幾句話就希望講話的對象可以來信耶穌,聽到這樣的評語真的不知該怎麼回答了,自己坐在台下,心裡想著:真的是這樣嗎?對於這福音好消息的宣揚,有這麼熱切喔?

[閱讀全文]

信仰的力量/Mingku陳彥龍傳道

上個星期受到很大的感動與鼓勵,我相信很多人一定都跟我一樣,有很深很深的收穫,看著歐奶奶一家人的互動,聽著歐奶奶一生的故事,真的就像希伯來書裡面所說的: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圍繞在我們中間!這兩年來,跟歐奶奶的互動大概都是在星期三的查經班吧,她都會坐在電梯口出來的藍色折椅子,每次看到她就是很有笑容,不時地在翻閱聖經,原來在看講義上的經文的標記,後來知道都是那個位置,所以上到禮拜堂二樓就會先把椅子準備好,這樣歐奶奶一來就不用再去喬椅子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