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踏上未知的旅程

帶著忐忑的心踏上交通船,不知道今天前往蘭嶼的路上將要遇到的風浪是哪個等級的,是風平浪靜還是大風大浪呢?然而,告訴自己不用怕,即使自己的身體是易暈車、暈船的體質,仍然要勇敢地面對前面的旅程。果然,船一到外海就感受到風浪的威力,船長握著船舵乘風破浪地向著蘭嶼前進,而整艘船就像去遊樂園坐海盜船一樣,一下子高、一下子低。緊閉著雙眼的我,盼望自己能夠趕快入眠卻不可得,一張開眼看手錶就覺得天旋地轉。不過,感謝上帝,透過張一凡牧師所給予的暈船藥,開船後三十分鐘後開始發揮作用,在不知不覺之中睡著了,直到船接近蘭嶼才醒來。事前所有的擔心似乎變成了笑話,上帝早就預備好所有一切,即使遇到一凡牧師所形容的十分中六分之風浪,身體卻沒有一絲絲的不舒服。

[閱讀全文]

用愛化解仇恨~ 影集《夏娃的醜聞》觀後感

近期,Netflix推出2022上演的韓國迷你影集《夏娃的醜聞》。講述一個財閥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併吞其他公司而不擇手段,不惜傷害人,甚至殺人,導致許多家庭因此而破碎。而女主角李萊艾正是受害者,在青少年時期,目睹自己的父親如何遭受毒打,眼睜睜地看到父親死在她眼前。可想而知,年紀輕輕的她內心受到多大的衝擊和傷害。最終,她被送至美國讀書重新生活,卻也因著內心的傷害而開始自殘,並被送至身心科住院就醫。而男主角姜允謙貴為世界數一數二的財閥企業集團的接班人,在光鮮亮麗的光環底下,卻隱藏著他內心曾受到極大的傷害。原來,他是父親小三所生下的私生子,出生之後不被看重,且連同他的生母一起受到極大的侮辱。不過,後來因著他的才華勝過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後來才被接納成為集團的接班人。整個劇情的安排,就是男主角所屬的財閥企業集團是併吞女主角父親公司的罪魁禍首,尤其是男主角的岳父就是指使下屬殺害女主角父親的元兇。

[閱讀全文]

上帝的作為是不受限的

對於基督徒來說,一方面我們期待上帝是一個全能的神,好滿足我們各樣的需要;另一方面,卻用人的思維來限制上帝的作為。不過,這往往讓我們陷入想要控制上帝的試探之中,實際上,這是一種「偶像崇拜」。就如同,當我們找不到停車位的時候,總是想要透過禱告,讓自己可以找到車位。試想想,若找到,我們感謝上帝,若找不到,那麼我們的反應為何呢?我想,有一些時候可能會抱怨上帝,大部分的時候,可能就只能暗自接受這樣的結果,但我們曾經因為找不到車位仍然感謝上帝嗎?當然,我們不能太過矯情地說,當禱告不蒙應允的時候,都不能有一絲絲埋怨上帝的想法。不過,必須自我省思一下,那只是一時的情緒,還是內心深處是抱著想要控制上帝的心呢?

[閱讀全文]

在君王制度下,擁有權力者往往就是所謂的「贏者全拿」,不過,在民主政治中,卻必須懂得權力的分享,或者是懂得「妥協的藝術」。在聖經〈撒母耳記上下〉所記載的是掃羅和大衛的故事,他們都是君王制度下擁有權力的王,最終都是「贏者全拿」的態勢。然而,大衛卻在奪取的過程中,刻意表現出毫無企圖要傷害掃羅,卻又隱藏著他讓許多事情朝著他奪取權力的方向進行。這種看似天真,卻又能夠掌握情勢,在政治權力鬥爭上可謂之上乘之作。

[閱讀全文]

真正的公平

一年一度的「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快樂兒童/少年營」於上週一到六舉辦,透過許多幕前、幕後的同工通力合作下,順利且圓滿的落幕。在這當中,看見上帝給予每個同工有不同的恩賜、能力,在營會中無私地奉獻出來,實在是每看一次就感動一次。

[閱讀全文]

不再有歧視~ 日本影集《法醫女王》第三集觀後感

國中時,曾經有一個經驗,有一位學生家裡貧窮買不起兩雙鞋子,因此,在體育課時,只能硬著頭皮穿皮鞋上課,而體育老師當場破口大罵說「你家真的那麼窮啊,連買一雙運動鞋都買不起嗎?」對那位學生來說,確實就是因為家裡窮困,當時學校又規定平常時要穿皮鞋上學,只能先買皮鞋,等之後家裡有錢再買運動鞋。當然,這位體育老師按照他的專業認為體育課一定要穿運動鞋,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卻不小心說出了歧視人的話。

[閱讀全文]

在6/16週報牧師專欄裡,介紹了一本書《當權力背叛人民》,在那次的分享中,只分享了第一章第一節。而這次,將要介紹第二節。在第一節,只談到以色列的第一個王掃羅,但整個撒母耳記上下有很大的篇幅談論著大衛王。若仔細去研究,撒母耳記上下所描述的大衛,其人格特質簡直和掃羅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掃羅的人格特質偏向較為負面的描述,譬如自我懷疑、沒有抱負、常常陷入痛苦、焦慮之中;大衛卻是偏向正面的描述,譬如相信自己的王權、野心勃勃、自命不凡、冷靜、善於心計。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也影響了他們在行使權力是有許多的反差。就如第一章一開始就提到「把手段變成目的,把目的變成手段」,也就是把不應該當作工具的人事物當工具,譬如將政治理想當作取得權力的工具。這種政治最核心的雙重反轉,是掃羅和大衛治理以色列的關鍵特色,尤其在大衛身上更是明顯。

[閱讀全文]

溺水前的盼望~《以賽亞書》查經筆記

在國中畢業那一年,來台北玩的時候,我的舅舅帶我和同年紀的表弟一起去到基隆和平島的海水游泳池游泳,在那裡,我經歷到幾乎溺水的經驗。從小沒有正式學過游泳,可以說只會一點點皮毛。年紀輕的我,自不量力,想說海水的浮力比較大,應該是比較好游泳。所以,一到游泳池就立刻跳下水,才發現泳池很深,大概超過兩公尺。我發現我踩不到泳池的地板,開始慌張,明明看到表弟在岸上,我一直招手希望他能看見我,並且意識到我快要溺水了。只不過,他根本沒有注意到我,我只能自救。在脫困的過程中,我想到我剛考上我夢想的高中,我想到了疼愛我的父母、哥哥、姊姊,我實在不能溺死在那裡。最後,我也不知道我怎麼脫困,只記得我的手可以摸到岸邊,然後就奮力爬了上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