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被遺忘的一天

在受難週,我們最容易遺忘的就是受難日的隔天,也就是復活節的前一天。就好像,我在這次受難週中,寫了六篇的「靈修短文」,卻獨獨缺少了受難日的隔天,也就是星期六的文章一樣。其實這個時間,非常重要,可以說是等待耶穌復活的一段時間,其實,這應該也是最難熬的一天。就如同,一個病人需要動手術的時候,假設這個手術成功之後,基本上病人身上的病也會痊癒,不再受這個病所影響。即使如此,無論是病人或關心他的親人、朋友,在病人被送入手術房,一直到手術完成之前的等待,總是讓我們焦躁不安。

[閱讀全文]

2024年受難週每日靈修

受難週 星期日~和散那!主啊,拯救我們
經文:路加福音19:28-44

這天,終於來臨了,耶穌來到這世上的目的,就是要走向上帝為祂預備的道路。這條路是一條「不歸路」,只有不斷地進前,七天的路程,彷彿走過一生,直到最後的死去,才成為人群中所呼喊的那位「奉主名來的君王」。然而,祂是嗎?祂真的是那位人群所期待的君王嗎?

[閱讀全文]

活出有上帝同在的生命

上主日,成人主日學《約翰福音》查經班,進度來到耶穌「潔淨聖殿」(約2︰13-25)。其他三本福音書是將這故事放在耶穌傳道生涯的最後,而約翰福音卻是放在一開始。通常,許多人會將聖殿中的買賣行為與聖殿裡的祭司階層做一個連結,認為他們彼此勾結,在其中獲取暴利。這樣的解釋,確實符合耶穌來到這世上的目的,就是將上帝的公義帶到這世界。不過,約翰福音的潔淨聖殿卻可以用另外一個視角來觀看這個故事。

[閱讀全文]

「神蹟」的可能性

在神學院的時候,新約教授鄧開福老師是南非宣教師。有一次,他在上課的時候,剛好講到福音書中的「神蹟」。他很嚴肅地告訴我們說「若你們未來的牧會生涯中,不曾遇見過神蹟,那就必須反省自己牧會的時候是否有真正倚靠耶穌基督。」對一位教授來說,做研究或講課必須用理性思考,而「神蹟」卻是相反,往往超越人的理性思考。因此,相信「神蹟」這件事,要讓神學教授講出來,他必然認為他所相信的上帝即使可以用理性思考談論,卻是超越人理性的存在。

[閱讀全文]

充滿香氣的行動

小時候,家族若有婚禮或告別禮拜,在東門教會舉行的時候,若跟在我爸爸的身邊,就會知道教會的一些重要人物。其中,有兩位長輩讓我印象非常深,因為,他們一看到我爸就會熱情地問候他。在他們言談之中,可以知道對我爸爸的熟悉,以及他們對於會友的愛,即使我父親長年在彰化生活,幾乎很少來台北或者回到東門聚會。這兩位長輩,其中一位是人稱「小老師」的黃傳吉長老,另外一位就是鄭連明牧師娘蘇明昭長老。因此,當我得知牧師娘蘇明昭長老突然間重病的訊息,一直到她蒙主恩召,那個在東門教會遇見我爸爸,不斷地關心他,疼惜他的畫面,一直湧現在我的腦海裡。一直到我來到東門教會牧會,牧師娘遇到我跟我說一句話,讓我更加確定,他對我父親以及愛屋及烏的愛。她說:「葉牧師,我真歡喜你能夠回來東門教會牧會!」對晚輩的我來說,重點不是我是否來東門教會牧會,而是感受到長輩對晚輩那樣疼惜的愛。

[閱讀全文]

除掉讓人遠離上帝的「罪」

對基督徒來說,傳福音是一件必要卻又是相當困難的事,特別是,當我們一想到要向不信主的人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就開始退卻。即使這是我們堅信的真理,卻無法抵擋別人無法理解,明明自己沒有犯法律上的罪,個人的道德也沒有可以挑惕的,為什麼還硬要人承認自己是有罪的呢?

[閱讀全文]

每個人都需要恩典

今年,包括初一的新春感恩禮拜以及初二的主日,我都用新的一年,反省自己的角度分享。初一,用「新的心,新的靈」作為主題,期待每位兄姊,可以讓上帝為我們造一個新的心,讓祂的靈進入我們的心中,好讓我們面對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各種不同的錯誤行為,新的一年,可以有嶄新的一面,並且領受上帝的恩典;初二,用「改變形象顯明榮光」作為主題,期待每個人在跟隨上帝道路上,將自己的軟弱與欠缺獻在上帝面前,透過基督耶穌的恩典,改變自己的形象,持續除舊佈新活出新的生命,好顯明上帝榮光。

[閱讀全文]

新的開始

人們總是用各種方式來慶祝舊的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就好像,農曆除夕,台灣人總是習慣回到自己的家,吃個年夜飯。但是,隨著時代的轉變,除夕夜未必和家人一起過,有人可能要工作,有人去旅行,也有人什麼都不做,安安靜靜地度過了除夕。在生活上,無論選擇怎樣度過新舊年的轉換,在信仰上,我們卻要趁這個轉換的時間,回顧舊的一年,上帝賞賜所有一切的成功與豐盛,不過,也藉著一切不完美的事情,讓我們看到祂的憐憫與赦罪的恩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