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的見證
是的,耶穌的福音,不能只是聽來的,聽來的不會深刻在我們的內心,聽來的福音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如此就不能去向人見證耶穌。這樣對信仰的了解是聖經的啟示。
[閱讀全文]
四、基督教與回教支配耶路撒冷的年數
按上述第三大段的歷史背景來看,自公元70年耶城被毀滅後起算,基督教與回教支配該城的情形如下:
(一)基督教部分(含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與英國國教在內)
基督教建立後的初代教會也備受迫害,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合法化之後,始真正在耶路撒冷有立足之地,延續達三百年之久。東正教從天主教分裂出去後,也曾佔領該城八年;而十字軍東征期間,則曾佔領八十八年。
「文字」傳承福音見證
「文字」在基督教福音傳遞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沒有了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文字」,我們就很難確認「起初的福音」與領受「初代信徒從耶穌基督所領受的見證」。也因為有「文字」,我們才能認知上帝的話,開拓我們的眼界,並使腦袋開竅。
公元69年,維斯帕先(Vespasian,69-79年在位)稱帝後,令其子提多(Titus,79-81年在位)徹底平定之。翌年(公元70年)初春,提多率領八萬大軍,兵臨耶路撒冷城下勸降。當時適逢節期,城內參拜者眾多,城內守軍(尤其熱心黨派)依然不從。為此,提多下令攻城,且為利於攻陷,還動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大型武器,如:可彈拋五十公斤重之大石達約三百公尺之遠的石弩(Ballista)、射箭機、火弩及破城槌等,不分晝夜持續攻城。
一、前言
求學時代,我曾參加台南東門教會聖歌隊;當時擔任指揮的梅佳蓮(Dr.K.Moody)姑娘,教我們吟唱過由史帝芬阿當斯(Stephen Adams)作曲的<聖城>(The Holy City)。記得梅姑娘在教唱前,先說了一段有趣的話:「......耶路撒冷美稱聖城、和平的城,但自古戰亂不斷......其實是神聖而難自保的古城,這也許是上帝的捉弄吧。」至今雖已歷經半世紀餘,她的這番話仍令我印象深刻。
教會特殊的禮儀-聖餐
長老教會中另一個聖禮就是聖餐,這是承襲耶穌與門徒一同享用最後晚餐所延續出來的禮儀。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亦即逾越節的晚餐中。耶穌宣告了幾件重要的事,耶穌宣告餅是祂的身體,要為眾人捨,血是與眾人立的新約。
禮拜的意涵
我們在教會中每個禮拜都要做禮拜,有人打趣的說「禮拜」就是每給個禮都要拜。但「禮拜」到底是什麼意思?禮拜的英文叫做worship,我們可將之翻譯成「崇拜」。整體而言,禮拜的意義指的是人們透過一同的聚集來榮耀上帝、頌讚上帝。
歲月催人老,而且是年復一年加速進行,回首人生路起起落落,有時滿滿的成就感,有時深沉的失落感,有時路途柳暗花明,有時路途坎坷崎嶇,但信仰之路我始終走來堅定執著、義無反顧,一直向前;不受環境左右,不受際遇影響,常懷感謝上主,賜我大大恩典和與時俱增的歷練和智慧,能更清楚得分辨人的表裡善惡,更看透世事的炎涼無情,而我選擇的態度是冷眼旁觀,沉默以對。
Tino 's blog Powered By F2blog v1.2 build 03.01 CopyRight 2006 - 2025 XHTML | CSS | Archiver
default Design by Joesen Skin from f2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