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烏山頭水庫與「八田與一」

小時候,嘉南大圳是我們玩水的好地方,我家因在水利會工作站前,又有親人當站長,使我受益良多;可是對烏山頭水庫的情形,直到退休後才親身前往參觀,並知道日本人「八田與一」先生的事跡。

[閱讀全文]

從誠實開始/謝珍妮

曹欽榮先生他一直在白色恐怖資料整理的工作上出錢又出力,之前看過白色封印,非常欽佩他,還拍了「綠島的一天」記錄片,這些資料說不定未來會被禁,但這也是留給後代子孫寶貴的史料。白色恐怖,包括228事件,很多人終其一生就是這樣沒有罪的被弄死掉,公義兩個字從來不曾出現過。

[閱讀全文]

引言

早在2009年10月得知全美同鄉會將於今年三月初舉辦為期一週的鮭魚返鄉台灣生態之旅,因有若干友人參加,乃報名參與。感謝主,我們的行程雖然都在山區且有甲仙的地震,出遊前後天氣又非常惡劣,但我們出門期間都是好天氣,大家幸能圓滿結束快樂的行程,平平安安的返回家門。

[閱讀全文]

送愛心到海地: 地震救援實錄(五)/楊明倫

在海地那幾天我們也遇見許多慈濟的師兄師姐,以及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來回奔波,研究如何幫助海地的醫療及復健。這麼龐大的重建工程,只有國際合作、發大願心、持久的努力下去才能做到。

[閱讀全文]

送愛心到海地: 地震救援實錄(四)/楊明倫

我最需要特別介紹的,就是Dr. Harold Orr歐爾及 Dr. Tascome塔斯蔻這兩位醫師。他們倆是好朋友,一齊從加州飛到多明尼加,再租車開來太子港,要休息就在車內睡覺。頭一天他們先研判哪裡需要他們,結果認為總醫院最需要他們幫忙,於是他們早我們兩天被派支援夜間急診。

[閱讀全文]

回應:送愛心到海地/蔡尚穎

自從海地震災以來,透過週報,我敬佩素昧平生的楊明倫教授等人,偕同台灣的醫療團隊全力進行人道救援,令在台北醫學大學工作的我非常汗顏自己沒有如此決心。

[閱讀全文]

送愛心到海地: 地震救援實錄(三)/楊明倫

Kelvin回來向我報告那哪是"家",只是在難民營中由一塊簡陋的被單搭起來的棚帳,連個軟墊都沒有,只能睡在草堆瓦礫之上,所以他們就決定把擔架留在那裏借給他用。我們怕他在難民營沒有生活所需,到傍晚又再派車送去一些衣物、飲水和食物。 到了第二天我們想想還是不妥,乾脆再把這位老先生接回來在我們這裡繼續照顧。

[閱讀全文]

關於科技與環境的信仰(二)/李宜澤

而信仰如何理解則是另一個問題。如同前面所述,Gina Ulysse點出在片子當中,只有納美人的信仰(而且這個信仰是拯救侵略者的關鍵),而沒有侵略者的信仰觀點。毋寧說,阿凡達呈現的是一種帝國模式的第一次接觸(first contact)故事,而不是那種傳教士帶著奇特機械與土著酋長進行誰的神比較偉大的辯論,那種交換與驚奇互相碰撞的接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