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泰澤靈修之旅/鄭沐慧

我回來了。沒聽過泰澤的朋友會問我,泰澤好玩嗎?法國很冷嗎?你們都在幹嘛啊?聽過或去過泰澤的人則會問,你選了什麼工作?食物是不是真的很難吃呢... 感謝上帝,也感謝馬約翰牧師和總會幹事蔡南信牧師,讓我這次有機會能參與泰澤靈修之旅。第一次接觸到泰澤,是我們教會當時的少契輔導從泰澤回來分享時送了我一個綠色和平鴿的項鍊,那時我只覺得很好看,泰澤的歌蠻好聽的。

[閱讀全文]

溫暖的陽光照亮我的人生/蔡宜修

1994年媽媽帶哥哥與我一同進教會受洗,信主前我們家是佛教家庭,信主後,拆掉佛像、佛具、佛畫,擺上耶穌基督的匾額及放上十字架,在信主的過程當中,父母哥哥心力交瘁,全家為了我改信基督教,我國中12、13歲因課業壓力大,上學常遲到或無故不去,雖想轉學但因學區關係不能轉,後來不去上學長達一年,在週日媽媽帶著哥哥與我做主日禮拜及參加小組聚會還有春季旅遊。

[閱讀全文]

曠鄉手記-10吃飯大小事(三):吃飯/盧悅文

在曠鄉吃飯, 是展現瑞士人相當有組織、事先規劃、遇到問題處變不驚民族特性的極致地,同時也是曠鄉的特色之一,那就是「在曠鄉沒有『驚喜』存在的空間」。

[閱讀全文]

琅琅上口的詩篇23章/Smart.John

琅琅上口的詩篇23章,它的精華在「行過死蔭的幽谷」: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閱讀全文]

音樂之美/胡百音

十五歲那年,來到紐約求學,與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教授學小提琴。雖然大學改念經濟系,畢業後在金融界工作,但短短三年藉由拉琴所學到的智慧,卻改變了我一生對音樂的態度和想法。

[閱讀全文]

赴法國泰澤參加靈修營感想/洪信惠

2012年的6月28日下午,在桃園機場的第二航廈站聚集了一小群人,穿著十分輕便,看來跟別人沒甚麼兩樣,提著大大的行李、揹著包包,臉上難掩興奮與期待。回想那時候,甫畢業就丟下一屋子剛搬回家都沒有開封的紙箱,毅然決然拎起行囊啟程。我想,旅行總是帶給人一種美好的遐想吧,最起碼能到一個與塵世喧囂隔離的地方暫且休息,但其實這次不太一樣,大家心中似乎都有一塊是明白自己此趟意義不同於以往,因為這項隱形的功課,打從出發開始,我們就像小學生般小心翼翼地捧著作業簿,努力感受、一筆一筆地紀錄下這趟旅途的每一刻。感謝主,也因為這份細心,才能夠發現自己生命的細微變化。

[閱讀全文]

打破砂鍋「問」到底!/黃政枝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窮追不捨,問個一清二楚」。既然要「窮追不捨,問個一清二楚」,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是怎麼來的?若要問清楚一件事情,為什麼一定要打破砂鍋?打破盤子,打破碗,難道就不能問個清楚嗎?或者,為什麼一定要打破東西才能把事情問清楚?原來,這裡有一個美麗的錯誤,或者說是腦筋急轉彎。

[閱讀全文]

久睡乍醒的心願/江睿智

二十五年前暑假,一個大三學生自台東海端返回臺北學校的路上,許下心願:有一天有能力,他將資助一個布農族孩子上大學。這個埋藏在心底深處的心願,沈睡了二十五年後,懵懂的大學生已為人父,有能力了,一個甦醒的心願,牽引著他飛奔回台灣土地,在玉山山腳下,他與Bukut校長、孟庭相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