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走投無路的時候/劉漢鼎

 

Ihave been driven many times upon my knees by the overwhelming conviction that I had no where else to go. My own wisdom and that of all about me seemed insufficient for that day.」(Abraham Lincoln)

「曾有多次,我被走投無路的強烈信念所逼,不得不到上帝的面前跪禱,因我的智慧和才能不足一日所用。](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閱讀全文]

聖歌隊和平島教會獻詩/鄧安婷

四月二十日一早,聖歌隊隊員陸陸續續進到禮拜堂,站定各聲部,集合時間一到便開始拉拉筋、動動腰,好鬆開早晨剛醒起的身體。每回必走的發聲練習,由張大的嘴巴開始。配著令人精神抖擻的和弦琴聲,將聲音拋向高處投到最前,再隨琴音斜走下階,雖當天天氣頗為濕冷,但已經讓身體熱了不少。

[閱讀全文]

創世記37-50章 -- 一個家族的衝突與和解2/鄭燕嬪

論到故事的另一個屬於道德-心理方面的主軸,文中對每個人物最初的情緒、心思、個性到後來轉變的精彩描述,使故事更引人入勝。約瑟當然是我們注意到的第一位主角,我們看著他以一位被寵壞的十七歲少年之姿態出場,立刻又以報馬仔的形象出現,之後更是白目地在家人面前吹噓著他"尊貴的夢境",年少的他對別人的感受不知是反應遲鈍,還是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感受,更遑論會覺察到自己將因此而招來兄長們的恨惡。俗話常說︰「人的性格會造就自己的命運。」約瑟也因在家裡的表現,終於招來兄長的出賣,而開始他另一段起伏曲折的人生。

[閱讀全文]

《耶路撒冷三千年》
這一個多月來,在台灣的書店裡可以看到兩本介紹當代世界宗教的好書。第一本是由既博學又睿智的猶太歷史學者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所撰寫的《耶路撒冷三千年》。該書試圖跳脫過去從政治、宗教、族群角度出發的「獨佔性思維」,以最廣義、追求事實的角度來陳述三千年來發生在這座曾經是「世界之中心」的城市,也是源自亞伯拉罕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聖地的故事。

[閱讀全文]

創世記37-50章 -- 一個家族的衝突與和解1/鄭燕嬪

創世記三十七章到五十章在過去的印象中是以約瑟為主角的故事,若是在經過仔細的研讀,將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家族的故事,雖然是以約瑟曲折起伏的遭遇為整段故事的骨架,但是當中的靈魂人物卻包含了約瑟的所有兄弟們,他們的父親雅各在這段故事中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個家族的重要性在於他是一個民族的起源,所以這個家族的愛恨糾葛,其實是描述一個民族的形成。最重要的是這個民族的形成是在上帝的應許與計劃中完成。

[閱讀全文]

解構與建構/Mingku陳彥龍傳道

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曾經很認真地思考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代議制度,或是疑問過為什麼從加爾文這一脈絡發展出所謂的長老代議制度?可能看到這樣的疑問,又會覺得傳道又在挑戰制度了,其實不是,而是因為這禮拜聽了一場小小的分享,過程中講員談到有關民主制度,當然這不是主要的主題,而是在談論社會許多議題跟運動時,間接談到的,這就讓我去想到我們教會的制度也是滿接近的,對於選舉出來的公僕,人民好像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要讓這些公僕聽命於有投票權的人民,同樣的,如果教會中選舉出來的服事者,在公共事務上沒有盡到信仰的責任,那信眾有方法可以制衡嗎?如果沒有,那這樣的民主或是代議制度真的是完善的嗎?

[閱讀全文]

上帝!萬歲!萬萬歲!/高賀子

2012.02.11下午4:00左右,93歲的母親在睡夢中蒙主恩召,就在此刻我突然腦中一片空白,我感覺我再也不在這世上,是追向母親去的方向,做任何事好像都是為別人做的事,但是只有一件事是我記得打電話給彥龍傳道,告訴他母親去天國了,請他快來幫忙安排,並且我不斷的禱告,呼喚著上帝的名和主耶穌的聖名,也呼喚母親,求母親原諒我沒有好好的看護她,否則母親應該可以活到百歲以上的,都是我不好.......。哈利路亞,阿門。

[閱讀全文]

榮耀與遺忘/陳業鑫

隨著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第二號嫌犯被捕後,此案造成的震撼暫時告一段落。那幾天家裡的電視頻道都是停在CNN,見識到與台灣電子媒體很不一樣的處理方式。首先:CNN沒有大量插播廣告,主播重複強調消息尚未證實,也沒有以煽情、誇張的字眼描述嫌疑人,畢竟在整個城市、全國乃至於全球觀眾都關注此案的時刻,如果媒體工作者心裡想的只有收視率,散播錯誤資訊,不僅可能增加警方辦案的困擾,甚至波及無辜的第三人。這種錯誤的報導方式,之前本地的媽媽嘴咖啡館命案時就曾一再發生,造成許多無辜者終身難以彌補的傷害,以及檢警偵辦的阻礙,可為殷鑑。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