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從2009年7月底離開東門教會,被泰雅爾中會差派至苗栗縣泰安鄉士林長老教會至今已經滿六年了。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服事歲月中,上帝使我學習許多,有熱情、無力、抱負、現實、挫折、轉折、感恩、抱怨......,這絕對是在其他工作中很少經驗的「豐富」!在這些經驗中,首先要感謝上帝,讓平凡的我有份於上帝愛世救人的神聖工作中。無論自己做的如何,上帝讓我知道,祂信任我,把「牧羊人」的角色及擔子放在我以及我家人的身上。而在這服事工作中,我不能忘記的是東門教會在背後的支持!從神學院畢業至今,這十年的歲月中,東門教會如同我的母會一樣,非常關心我們的服事工作,並給予全力的支持。因此,在這裡要再次謝謝歷任的牧者、長執以及眾弟兄姊妹,尤其是荊棘團契。因為有你們,使我們在傳福音的服事中,不覺孤單,更添力量!

[閱讀全文]

我的少女/少男時代東門版之話說從頭/purple

在荊棘團契上季的同工會中,我們決定配合教會關心青少年的主軸,設計相關的聚會,然而,預定邀請的主理人選卻無法配合本季的聚會時間,同工們為此在FB群組上相互激盪,尋求解決方案。談到青少年關懷,我們很容易與「教育」做連結,而這個「教育」又是由上而下的教育模式,畢竟這是成長於威權體制下的我們所習用的思考方式,而這套思考方式在遇到這個世代的青少年時就很難免會有挫折感。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2節中提到:「在甚麼樣的人當中,我就作甚麼樣的人」,在這段話中,保羅並不是要順應世俗潮流,而是他願意去理解並進入每一個人的處境,「目的是在跟別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同樣地,當我們談青少年的福音事工時,是否也該進入青少年的處境,以保羅為榜樣,在青少年當中,我就做青少年呢?

[閱讀全文]

「福爾摩斯先生」觀後/高玲玉

對於福爾摩斯的狂熱,從小學開始未曾稍減,往往迫不及待地在首映當天衝進電影院。多年前,看過《少年福爾摩斯》影集,這次的《福爾摩斯先生》描繪的是90歲垂垂老矣的福爾摩斯,忍不住好奇的又看了首映。

[閱讀全文]

感恩與傳承〜台語的使用/陳詠文

我寫了一篇鼓勵我們澳洲布里斯本長老教會會友在家說台語的文章,也跟東門教會的兄姊分享

今年是教會設教25周年,目標為感恩與傳承。就教會而言,信仰的傳承責無旁貸。但因為是海外台灣人教會,不免考慮到台語的部份。

感謝上帝讓我在9年前移民澳洲。當時小孩是3歲跟5歲,現在兩個台、中、英語都還可以。我自己也很幸運有機會念了應用語言學跟教育,並在這裡當語言老師。所以我想抛磚引玉一下,分享我對語言使用的觀察以及可行的做法。

[閱讀全文]

阿布思傳道來函

敬愛的東門教會瑞隆牧師、Kino牧師、明儒傳道及眾弟兄姊妹平安:

感謝上帝的恩典,帶領我至布農中會的加樂教會牧會,今年八月一日我與師丈和孩子們舉家從板橋搬到台東,開始在部落的牧會生活,居所從高樓大廈變成翠綠的山林;不絕於耳的汽車喇叭聲變成蟲鳴鳥叫聲;夜晚的霓虹燈變成滿天星斗,簡單的生活環境卻使人心靈富足。

[閱讀全文]

亞馬遜雨林風貌(二)/曾榮振

位在赤道以南的巴西境內雨林,一個充滿壓迫性酷熱,在某些方面帶有敵意的星球,大自然所呈現的是一幅可怕的面貌,但人類卻永遠無法與之揚棄-世界上最大的「地球之肺」,它足足提供了三分之一的氧氣,萬物得以生存繁衍。

[閱讀全文]

亞馬遜雨林風貌(一)/曾榮振

最近,我在一個貼著「巴西」標籤的小盒子裡,找到我想要的東西:一張有著亞馬遜流域最迷人景致的明信片,日期是2003年12月22日,收件人是我自己,這張明信片便是本文的起點。

[閱讀全文]

山大王的禮物/劉漢鼎

第一次見到山大王,是在2014年3月底,當時山大王剛因大腸癌手術完,由外科醫師轉介來安排後續治療。當時我看著外科陳醫師的手術紀錄和病理報告,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原來山大王是因為持續一週的腹痛來掛急診,住院檢查後確認是大腸癌造成腸子阻塞,開刀切除腫瘤時,已經看到腫瘤擴散到腹腔內,確定已經是無法切除乾淨了。外科醫師雖然盡量將腫瘤切除,並將阻塞的腸子接通,無奈腫瘤已侵犯到傷口,使傷口癒合較慢,同時又有傷口感染的現象。我看著山大王壯得像牛一樣的身體,雖然病情嚴重,但評估起來還是有一拚的本錢和機會,於是跟他建議用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即使無法完全根除腫瘤,但至少讓腫瘤縮小或長慢一點,多爭取1-2年的時間,他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