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墳墓的記號

2019年電影《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是述說2013年天主教發生一件大事,原本的教宗本篤十六世以他年事已高,健康欠佳為由,突然宣布在生前退位。這對於天主教來說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因為通常被選為教宗就是終身職,直到蒙主恩召那天為止。在電影中,談到本篤十六世辭職之前,找來後來被選為下一任教宗的方濟各到梵蒂岡見面,其中有許多的互動和深刻談話。從信仰立場來說,他們兩人是截然不同的,本篤十六世是堅決為信仰體制的神父,而方濟各恰好相反,他處處表現出相當親民,懂得信徒軟弱的神父。不過,在靈性經驗上,卻都曾有聽不見上帝聲音的時候。

對方濟各來說,因年輕時做出一次的錯誤決定,導致他被放逐。這個事件讓他有好長一段時間尋找不到上帝,最後是在社會中最底層的人身上,聽見上帝的聲音。而本篤十六世是在教宗任內接連發生許多大事,導致身心俱疲,開始思考是否辭掉教宗職位。在他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時,尋求上帝卻完全無法聽見上帝對他說話。在電影中,他對方濟各告解說「我不能再當教宗了,我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我聽不到祂的聲音。我信仰上帝,我向上帝禱告,悄然無聲。」這樣的經驗,對兩位前後任教宗來說,都是相當恐怖的經驗,表達自己正處在屬靈的黑暗期。

在耶穌死後,被埋葬在墳墓裡,祂的跟隨者其實是陷入了焦慮之中,因為耶穌不會再陪伴他們了。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死後的第三天,一大早,兩位婦女來到耶穌的墳墓,卻看到石頭滾開,裡面只有一位天使,沒有看到耶穌,呈現出沒有死人埋葬的空墳墓。這個空墳墓往往被認為是耶穌復活的證據,其實不然,應該被認為是耶穌已經復活的記號。

今天,在復活節的禮拜中,將會舉行堅信禮與成人洗禮,共有四位兄姊透過他們的告白成為上帝的兒女。不過,無論是堅信禮或成人洗禮都不是證明自己是基督徒的證據,而是與耶穌基督同死同復活的記號。哲學家尼采在他的名著《上帝之死》書中,提到「只有基督徒的實踐行為,像死在十字架上那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才是基督徒。」因此,「空墳墓」成為耶穌復活的記號,那麼洗禮成為基督徒的記號,提醒著我們必須活出像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的生命,才能與耶穌同復活。

當那兩位婦女看到空墳墓而嚇到發抖時,在一旁的天使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要找那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太28:5)「害怕」常常讓我們無法看清楚事實,看不到空墳墓的記號,早已表達出耶穌已經復活了。因此,天使不希望兩位婦女停留在空墳墓,而是要她們去向門徒見證耶穌已經復活。在我們生命中,「害怕」總是讓我們聽不到上帝的聲音,這並不代表上帝離開我們了。當我們相信那空墳墓的記號,就必然相信上帝隨時與我們同在。

就如同在電影《教宗的承繼》中,描述本篤十六世聽不到上帝的聲音,是來自於他內心的害怕,他害怕與他神學立場相對立的方濟各接任教宗。電影中,當方濟各告訴本篤十六世說「上帝是變動的,因為祂朝向我們走來。」本篤十六世質疑他「上帝若老是走來走去的話,我們該上哪兒找他呢?」方濟各告訴他說「在旅途中。」在電影結尾,本篤十六世終於領悟到:「我聽不到祂的聲音,可能並非祂離開我,而是因為祂在說『離開吧......我忠心的僕人。』」他接受了方濟各作為繼任者的安排,也重新聽到了上帝的聲音。

在復活節期中,「空墳墓」的記號向我們保證,上帝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當我們感受不到祂的同在時,或許不是祂遠離,而是我們內心藏有某種「害怕」。或許是,在信仰上感到自己不夠虔誠,在生活中虧欠某些人、某些事,在自己的生命中有不敢面對的傷痛......等等。因此,當我們相信「空墳墓」是耶穌已經復活的記號,也必然確信耶穌的寶血已經遮蓋我們一切的罪、悔恨以及醫治我們的傷痛。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內心的「害怕」,必然重新聽見上帝的聲音。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