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週 第七天 4月19日 星期六 ~黑暗中仍在工作的主

經文:馬太福音27:62-66

當耶穌死後,似乎失去所有的盼望,或許有人會問門徒們為什麼如此天真,浪費三年時間追隨自稱彌賽亞的耶穌呢?當然,耶穌似乎是與眾不同,他們認為祂是真正的救主基督。但他們也見過其他自稱是猶太人期待已久的彌賽亞,最終的結果都是死。就如同公元前4年,大希律的前奴隸西蒙就自稱自己是彌賽亞,最終被斬首。就如新約學者N. T. Wright指出「一切都沒有改變,又一位年輕的領袖殘忍被殺。......凱撒卻還在他的寶座上,一如往昔,死亡掌握最後的話語權。」

耶穌受難的隔天,一片死寂,聖經沒有太多記載。只有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向彼拉多請求應該安派守衛看守耶穌的墳墓,因為耶穌曾說「三天後我要復活」。(太26︰63)經由彼拉多的允許,讓他們對著守衛去看守,並將石頭貼了封條,封住墓口。路加福音也記載著星期五晚上為耶穌的安葬做準備之後,星期六就休息了,因為那天是安息日。(路23︰56)這少得可憐的記載,某種程度,也標示著這天是一個特殊的時間,是耶穌死後以及復活之間的過渡時期。

耶穌從死亡到復活之間,時間不會太久,隔天,去到墳墓的婦女以及門徒便證實了耶穌已經不在那裡了,或者說,耶穌已經復活了。這段時間雖短,對於門徒來說,這一天卻是很慢,甚至感覺時間是暫停的。曾經經歷過至親的離世,特別是驟然離世的話,面對內心的創傷、悲傷、失落都需要時間整理。對於死去的人愧疚,卻深知再也無法彌補的絕望感,總是不斷地湧現在心頭。門徒在耶穌被捕後,無法提供救援,甚至在最關鍵的時刻,紛紛離開祂,甚至否認與耶穌是同夥的,可想而知內疚及絕望在心中揮之不去。更不可忽視的,他們可能活在恐懼之中,害怕猶太領袖和羅馬當局派人逮捕他們,遭受和耶穌同樣的命運。

我們很少去問耶穌的屍體躺在墳墓裡,祂都在做什麼呢?對於許多神學家來說,耶穌在這期間是在地獄裡。就如加爾文在他的書中,曾提到耶穌下地獄的重要性。更何況,在禮拜中經常用來信仰告白的《使徒信經》中,談到耶穌「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可見,基督信仰認定這個期間耶穌是在地獄裡。不過,下地獄的耶穌待在那個「死亡」的地方,只是等待復活的時間來到嗎?公元第二世紀,薩迪斯的梅利托主教在受難週的週六講道中,想像耶穌向地獄的俘虜們宣告「沉睡的人啊,我命令你醒來,我創造你,不是要你成為地獄的俘虜。從死裡復活吧......」

這些神學家、講道者都認為這天耶穌是在地獄裡,所要強調的就是耶穌確實與人死後一樣,去到同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統稱為地獄。就如亞歷山大的區利羅主教曾經撰寫關於基督降世的影響,在文章中提到「因為,若耶穌沒有真正的死亡,那祂就沒有為我們流出寶血,沒有為我們而死,我們就不會得救。如果祂沒有從死人中復活,代表死亡的殘酷帝國就永遠不會被打敗。」

無論我們對耶穌下地獄的想法為何,都必須要承認這天是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上帝似乎離棄了耶穌,也離棄了我們。生活上也是如此,當遇見社會上許多不公義的事情,或者在生活中遇到極大的困境或苦難,在束手無策時,大多數的日子就像這個週六一樣,寂靜、混亂、毫無盼望。在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祂離棄我們的時候,這個世界代表死亡的力量似乎得勝。然而,週六的寂靜,耶穌仍然繼續在代表死亡、毫無盼望的「地獄」中持續做工。堅持下去,再等一下,那代表復活的日子,光明勝過黑暗,公義勝過罪惡,那個真正和平,帶來平安的日子即將要臨到!

思考問題:
1.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經歷一段看似黑暗、無望,感受不到上帝同在的時期?回顧這段經歷,你能否察覺上帝在那些「寂靜」的日子裡,仍然在暗中做工的痕跡?
2. 你是否曾對上帝的沉默感到失望?若今天你知道即使在沉默中耶穌也在地獄裡行動,這會如何改變你面對困境的態度?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