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雖舊,永遠新鮮/楊台鴻

約瑟在創世記41章解夢說:埃及全境將有七個前所未有的豐年,接著有七個荒年。饑荒將毀壞埃及全境,使人忘記從前有過豐年。

台灣過往有人口紅利,但少子化浪潮緊接而來,教會恐怕無法置身事外。

主後1970至1980年代左右,東門教會的青年團契可以說是盛況空前,往下發展出少年團契,往上則發展出社青團契,簡單地講一個團契,變成三個團契,後來也催生兄弟團契產生變化,90年代成立了家庭團契和松年團契,整個教會的團契結構從小到大相當完整。有人說,這就是人口紅利的力量。

主後2000年左右,青年人突然開始變少了,青年團契反轉直下,奄奄一息,接下來社青團契也消失了,這個情況持續沒有改善,家庭團契的窘境就浮現了。家庭團契成立於主後1991年,聚會每月一次,一次主日禮拜後,另一次則週六晚間(因為當時多數契友仍有社青或青契週六聚會之習慣),此外每年尚需繳交會費,後來,會費規定取消,聚會改為兩個月一次,時間固定在主日禮拜後。家庭團契成立之初,契友有年齡規定(40-60歲),照算當時的成員逐漸轉入松年團契,家庭團契的發展馬上碰到了新的難題,新家庭的加入速度緩慢。

2010年以前家庭團契大多能順利產生同工,例如2007年的會長為鄭鐵樹弟兄,2008年的會長為黃政枝弟兄,2009年的會長為廖千宵姊妹,2010年的會長為蔡重穗弟兄,2011年的會長為洪士屏弟兄,但這時聚會的內容已逐漸和松年團契合併,失去聚會內容主體性,接下來家庭團契發生重大變化,無法順利選出新會長與同工,主後2014年小會認知事態嚴重,接手家庭團契,感謝神,家庭團契雖在逆境中,2016年家庭團契是全新的開始。

2020年,台灣因為家庭型態的改變,一個人自己生活的家庭比例上升,同工邀請大家來參加家庭團契有時候會有說不出的困擾,於是更名為喜樂團契,幾年下來,喜樂團契雖有活動的內容,但一直缺乏更年輕的朋友加入,此外,喜樂團契的成員又紛紛地邁入了松年團契的年紀,所以當這一代的也都走了,真不知道最後一個離開關燈的會是誰?

此刻再想想,日光之下無新事;舊約雖舊,讀起來總是新鮮,我們的生活有沒有豐年與荒年呢?很明顯,豐年是為了荒年作準備!約瑟面對即將來到的荒年,他建議法老王要有準備,教會何嘗不是,現在是人口紅利的尾端,我們要建議法老王做什麼準備呢?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