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節儉醫生爸爸 傅德蘭的故事》 新書介紹/美好腳蹤系列繪本編輯部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24-11-09 19:58
一位在台灣出生、成長的挪威小男孩,在十來歲時,離開台灣回故鄉求學的前夕,因為在台灣行醫的醫生爸爸,為了照顧病人得繼續留在台灣。時隔半個世紀以上的他,回想起跟爸爸一起在台灣的生活點滴,構成了這本《我的超節儉醫生爸爸》繪本故事線。故事文作者周佩蓉、繪者陳嘉鈴,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於2024年10月推出。
故事中的醫生爸爸是挪威協力會的宣教師傅德蘭醫師,主角小男孩則是他三個兒子中的老二傅吉安。傅德蘭醫師在1949年以前曾在中國醫療傳道,後來得知台灣需要會講華語的醫師,和他的妻子傅愛麗遠從挪威輾轉來到屏東基督教診所(現為屏東基督教醫院)擔任外科醫生,後來還和畢嘉士醫師一起開設勝利之家,救治了眾多小兒麻痺病童。
從書名《我的超節儉醫生爸爸》可以得知傅德蘭生活非常簡樸,他除了早出晚歸整天在醫院看病,日常生活也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都奉獻給醫院和病患。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小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他的性格與信仰。
主編江淑文、執編張倍萁、故事文作者周佩蓉數度採訪傅吉安,製作團隊再與繪者陳嘉鈴一起重遊在屏東勝利之家旁邊,當年傅德蘭出資、傅愛麗親自繪圖建造的老房子,回顧傅德蘭一家住在那裡的日常生活,還有傅吉安後來回到挪威求學,長大之後再回到屏東與父親相處的心路歷程,也因此有了本書故事文的構想。從故事中可以感受到傅德蘭醫師每天為著醫院和病患忙碌地工作,較少機會和他的孩子們相處。從孩子的角度看醫生爸爸,那種仰望與渴求父愛的心情,相信讀者可以有所共鳴。
繪者陳嘉鈴也從這個概念發想設計整本繪圖的結構,以孩子和父親各自的生活日常構成兩條故事線,故事一開始,每跨左頁的故事線為小男孩早上看到父親出門後的寂寥生活,而右頁則成為另一個故事線,為傅德蘭醫師忙碌的生活點滴寫照。隨著故事走到最後,終於提到父親有機會就會帶著孩子出遊和講睡前故事,就以兩個跨頁讓父子們一起出現相聚。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結構設定,在構圖和發想上都充滿挑戰,亦是本書編輯團隊共同討論建議而成。繪者發現小男孩的兒時照片裡曾抱著一隻小黑狗,於是安排這隻小黑狗成為他的玩伴,小黑狗中途被陀螺嚇跑,換成小貓相伴,也形成另一種趣味。
此外,繪者嘗試使用印壓版畫效果和自由的油彩筆觸相織而成的繪圖風格,以傅德蘭醫師袍的反白和偶爾特別點綴的紅色物件,成為畫面的視覺焦點。全書以挪威的國旗顏色:深藍、紅和白色為基底,再加上兩、三個相配的顏色,構成整本繪本的色調,而主角小男孩就是以藍色勾勒外形、紅色上衣條紋和白底三個象徵色調組成。
顧問張淑瓊強調本書很難得可以真正從傳主家人的角度書寫,也是此系列繪本第一次以真實孩子的角度書寫,感覺是個非常特別而奇妙的機會。另外,在故事成形之後,編輯團隊就開始思考有沒有新的繪畫方式呈現的可能,在參考了英國插畫家約翰.伯寧罕的幾本繪本,和繪者討論後,才有了這一次的新嘗試。
美好腳蹤系列繪本至今已經出版35位人物傳記繪本,顧問蔡兆倫指出人物傳記繪本相較一般繪本故事限制更多,既要兼顧歷史事實又要能夠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實在很不容易,也因為許多人物背景相似,所以故事編寫和繪圖風格經常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本書繪者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繪畫風格,是一次很棒的突破。如何讓人物傳記繪本能夠更多元而豐富有趣,這是編輯團隊、文字作者和繪者共同思考的方向,相信美好腳蹤系列未來應該會越做越好。
本書是美好腳蹤系列繪本介紹的第三挪威協力差會的第四位宣教師,之前已經分享過徐賓諾與紀歐惠、畢嘉士,這一本則是傅德蘭。本書的親子導讀詳細介紹挪威協力差會這個組織,同步發行挪威語本。
故事中的醫生爸爸是挪威協力會的宣教師傅德蘭醫師,主角小男孩則是他三個兒子中的老二傅吉安。傅德蘭醫師在1949年以前曾在中國醫療傳道,後來得知台灣需要會講華語的醫師,和他的妻子傅愛麗遠從挪威輾轉來到屏東基督教診所(現為屏東基督教醫院)擔任外科醫生,後來還和畢嘉士醫師一起開設勝利之家,救治了眾多小兒麻痺病童。
從書名《我的超節儉醫生爸爸》可以得知傅德蘭生活非常簡樸,他除了早出晚歸整天在醫院看病,日常生活也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都奉獻給醫院和病患。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小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他的性格與信仰。
主編江淑文、執編張倍萁、故事文作者周佩蓉數度採訪傅吉安,製作團隊再與繪者陳嘉鈴一起重遊在屏東勝利之家旁邊,當年傅德蘭出資、傅愛麗親自繪圖建造的老房子,回顧傅德蘭一家住在那裡的日常生活,還有傅吉安後來回到挪威求學,長大之後再回到屏東與父親相處的心路歷程,也因此有了本書故事文的構想。從故事中可以感受到傅德蘭醫師每天為著醫院和病患忙碌地工作,較少機會和他的孩子們相處。從孩子的角度看醫生爸爸,那種仰望與渴求父愛的心情,相信讀者可以有所共鳴。
繪者陳嘉鈴也從這個概念發想設計整本繪圖的結構,以孩子和父親各自的生活日常構成兩條故事線,故事一開始,每跨左頁的故事線為小男孩早上看到父親出門後的寂寥生活,而右頁則成為另一個故事線,為傅德蘭醫師忙碌的生活點滴寫照。隨著故事走到最後,終於提到父親有機會就會帶著孩子出遊和講睡前故事,就以兩個跨頁讓父子們一起出現相聚。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結構設定,在構圖和發想上都充滿挑戰,亦是本書編輯團隊共同討論建議而成。繪者發現小男孩的兒時照片裡曾抱著一隻小黑狗,於是安排這隻小黑狗成為他的玩伴,小黑狗中途被陀螺嚇跑,換成小貓相伴,也形成另一種趣味。
此外,繪者嘗試使用印壓版畫效果和自由的油彩筆觸相織而成的繪圖風格,以傅德蘭醫師袍的反白和偶爾特別點綴的紅色物件,成為畫面的視覺焦點。全書以挪威的國旗顏色:深藍、紅和白色為基底,再加上兩、三個相配的顏色,構成整本繪本的色調,而主角小男孩就是以藍色勾勒外形、紅色上衣條紋和白底三個象徵色調組成。
顧問張淑瓊強調本書很難得可以真正從傳主家人的角度書寫,也是此系列繪本第一次以真實孩子的角度書寫,感覺是個非常特別而奇妙的機會。另外,在故事成形之後,編輯團隊就開始思考有沒有新的繪畫方式呈現的可能,在參考了英國插畫家約翰.伯寧罕的幾本繪本,和繪者討論後,才有了這一次的新嘗試。
美好腳蹤系列繪本至今已經出版35位人物傳記繪本,顧問蔡兆倫指出人物傳記繪本相較一般繪本故事限制更多,既要兼顧歷史事實又要能夠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實在很不容易,也因為許多人物背景相似,所以故事編寫和繪圖風格經常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本書繪者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繪畫風格,是一次很棒的突破。如何讓人物傳記繪本能夠更多元而豐富有趣,這是編輯團隊、文字作者和繪者共同思考的方向,相信美好腳蹤系列未來應該會越做越好。
本書是美好腳蹤系列繪本介紹的第三挪威協力差會的第四位宣教師,之前已經分享過徐賓諾與紀歐惠、畢嘉士,這一本則是傅德蘭。本書的親子導讀詳細介紹挪威協力差會這個組織,同步發行挪威語本。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