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洗腳

詩篇七二:1~5
約翰福音十三:1~17
剛才我們唸約翰福音十三章,是主耶穌於耶路撒冷與學生相處的最後一晚。那晚大家一起守聖餐,就像今早我們要守聖餐一樣,但在耶穌的內心有一個疑問,與主相處三年多的學生,如路加廿二章記載:門徒們有了爭論,究竟他們誰是最偉大的。這是一件令人訝異之事。與主相處、生活三年,受祂影響、人格感化的學生,竟於耶穌受釘前一、二天還在爭論誰大、誰最有特色。這是人的軟弱,雖然主親自人格的感化,人卻常常忽略與主的關係,只注視別處,要與人相比較。以前這樣,現在也如此。或許我們會與人比較,認為自己比別人有特色,耶穌很擔心這點。在上帝國裡,不是要比較誰於世上是最偉大的。約十三:1「祂一向愛世上屬於祂自己的人,祂始終如一地愛他們。」,耶穌要離開世界時的心情所表達的是如此地愛祂的學生。諸位兄姊,今早當我們有份於聖餐時,須再一次檢討要如何應答愛我們至深的主。從今日的經文來一起思想三方面。
一、洗腳
耶穌以實際行動教導學生。現時我們居住在有如美麗島的台灣,有充分的水源;巴勒斯坦是個多風沙之地,溫度高達36~40度,古時候他們腳穿草鞋,凡進到屋裡都得用水清洗腳底的灰塵,一般慣例就是進屋內須由佣人洗腳。耶穌以實際具體的服務方式-束腰、倒水、洗腳,這在猶太人的風俗是奴才所做的事,耶穌故意讓自己幫學生們洗腳,告訴學生:「我剛才替你們做的,你們明白嗎?」,身為老師的主要讓學生去體會這層意義。耶穌愛學生,所以當他們在互相比較時,耶穌要叫他們了解主與他們之關係,祂如何替他們洗腳,他們必須了解主的心情,雖然此種行為是單純的,卻要洗淨學生們內心的鬥爭、怨恨、誇口、比較的心。「洗腳」並非單指洗腳,而是要洗淨內心的汙穢,你們在世上要採取什麼態度?在上帝面前,我們應該是謙卑的。
二、彼此
約十三:14.耶穌說:「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既然老師替學生洗腳,不是件易事,不帶權威的耶穌,祂要學生也能彼此洗腳。天主教會的受難週,羅馬教宗本身也替大教宗洗腳,這是記號;別的國家如英國的國王也曾為一貧窮者洗腳。在此我較不注重洗腳的禮儀,重要的是「彼此」這句話,「彼此」表示互相、平等,平等的你我,要再次在上帝面前體會我們之間的關係,所以這不是肉體上的洗腳,而是人格上、心靈上的。彼此是要同輩才能夠體會到。有一學者告訴我們,上帝為何讓人有殘障、智能不足、欠缺的?因藉由這些讓我們產生憐憫去愛他們。我為這句話深受感動,但人往往並不如此,只是知道他們可憐,值得同情,但與自己無關。當我們看到此情景時,內心會產生憐憫,基督教的精神就是要具體表現。台灣教會過去關心過盲人、麻瘋病等工作,一直有這種互相、彼此的關係。
親愛的兄弟姐妹,在這分裂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逐漸淡化,人越覺孤單時,耶穌說了這句「彼此」是何等寶貴,我們都有彼此的關係,要你我互相分享,上帝期待我們這樣做-我們能互相洗腳、彼此相愛,但不知我們是否會去做?因為我們彼此之關係越來越軟弱。家庭生活中,夫妻也以背對背相向,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也是這樣,我們一直不關心別人,只顧及自己,耶穌在這時代說出「彼此」的道理,這是何等重要的話,稍後我們要分享聖餐,要想到這不僅是你我的關係,而是二百多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基督教是一個大家庭的精神,我們將體會真正彼此的精神。
三、去行
約十三:17「你們既然明白這事,能夠實行的人是多麼有福啊﹗」,「去行」是強而有力的行動。知與行是有差距的,有的人只知而不去行。耶穌告訴我們要去實行,彼此要真正去行。教會歷史的老師告訴我們:十二個學生最後均一一殉教,他們去傳福音,真正能互相鼓勵,一一盡忠於主。我們由此可體會耶穌所做具體的行動已產生了真正的果效。
二千多年了,教會今天也須去行-耶穌那種愛心、洗腳的精神。當我們為台灣的社會、國家進步代禱是要付出代價。此時我們要去行。按耶穌所說:我們如此做,你們也這樣去行。求主幫助我們關心別人看不到、忽略的人,這也是基督教最大的精神。今早我們一起思想耶穌所行的精神,祂期待我們做到彼此洗腳、去行。盼望我們再次謙卑,一起領受耶穌的精神,當我們領受聖餐時體會到主的愛,我們又得以怎樣的精神去愛別人?請我們能也能「彼此洗腳」。

[回目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東門教會版權所有
地址:10063台北市仁愛路二段76號
電話:02-23513589 / 傳真:02-23918685
Copyright ©2011 eastgage.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