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比喻(6)─撒網

聖經:以賽亞書6:1~8; 馬太福音13:47~50
啟應:第 27 篇
聖詩:19、148、635

耶穌的口才很好,且擅長使用人們日常熟悉的事物以類似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談論深奧的信仰道理,這個特點可以從耶穌的「比喻」看得很清楚。記載在聖經裡的耶穌之比喻內容多半簡單,像「撒種」、「稗子」、「芥菜種與麵酵」、「尋寶」,以及今天選讀的「撒網」都是結構單純,寓意卻深遠和「上帝國」之主題密切相關的講道。

聖經裡的資料足夠讓我們知道,耶穌早期的宣教活動多半環繞在加利利湖的周邊城鎮。這很容易理解,因為人們需要靠近有水的地方;水是提供生命及生活所需之重要資源的地方,而加利利湖蘊藏的豐富漁產更是人們攝取必要之蛋白質營養的來源,當然在湖的四周就容易形成聚落或城鎮,捕魚也可能因此成為重要的產業。耶穌招聚的第一批門徒就是從事捕魚行業的漁夫,所以他對魚作是了解的,因此也能得心應手、迅速掌握重點,借用捕魚這件事說明上帝國得人如得魚的道理。

「撒網」的比喻係藉著漁夫的生活及工作經驗解釋和「上帝國」相關的重要道理。在這個比喻裡,耶穌強調了漁夫「揀魚」的行為,目的和「稗子」的比喻一樣,在於說明上帝國終極審判時的情景。

一、 撒 (拋) 網捕魚

不論是在海邊、湖邊或在離岸較遠處拋撒漁網的唯一目的幾乎就是捕魚,洗網總是在收網上岸後才做;清理魚獲之後得做檢查、補網與洗網的工作,然後攤開在陽光下晾曬,如此才能延長漁網的使用壽命。耶穌的第一批門徒是彼得和安德烈、雅各和約翰這兩對兄弟,都是討海的漁夫,對捕魚這個行業十分熟稔。他們知道在甚麼地方可以捕到甚麼樣的魚,甚麼樣的魚有甚麼樣的價值,所以撈上來不同種類的魚必須先行分類才會販賣出售。

耶穌招聚這第一批漁夫門徒時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可1:17) 耶穌呼召門徒的動機和目的不是要組織捕魚船隊或以更精良的技術訓練他們捕魚,而是要他們加入宣揚上帝國福音的宣教事工,成為上帝的同工或幫手,參與祂救人靈魂的工作。換句話說,如捕魚「得魚」一般的「得人」是為了上帝國贏回在世界失喪的生命。

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呼召最先成為門徒的彼得和安德烈時,「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4:20) 不久又遇到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他的弟弟約翰,耶穌呼召他們,「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4:22) 這兩對兄弟對耶穌的呼召都有立即的回應。這讓人想起以賽亞先知在聖殿中的特殊屬靈經驗和最後順服上帝的呼召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賽6:8)

耶穌知道宣揚上帝國的福音需要人的參與和同工,他自己也需要宣教的夥伴,所以必須呼召門徒形成團隊。今天,上帝國的宣教也一樣需要信徒參與成為上帝的同工,上帝也繼續呼召信徒回應成為幫手,所以我們應該像以賽亞先知那樣,回應這樣的呼召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二、 多樣的魚類

漁網所捕獲的魚獲種類繁多,不一而足。宣教事工有如在近海撒網捕魚,並無特別選定要捕的魚種,這象徵著宣教的對象係針對不特定的各種人,不計其性別、教育、地位、貧富,都可以有相同的機會領受福音,得到上帝的拯救恩典。所以,教會這個團體可以容納各色各樣的人,存在著很多的「相異」或「多元」,唯一的相同點可能只是追求上帝在基督裡的信仰的那個動機和那一顆心。即使如此,教會中信徒的多樣、多元、不同、相異卻不構成衝突、對立的因素,反而因聖靈的工作而互補,這實在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社會上的組織,大都依照「物以類聚」的原則而構成,成員間的同質性十分接近,即便有所不同,也不會相差太遠。然而,教會成員的多元卻有很大的可能性,牧師講道時面對的會眾有高學位者,也有受教育不多的人;有人喜愛安靜,也有人喜歡熱鬧;有人享受氣氛,有人喜愛理性思考講道者傳遞的信息和道理,但都可以齊聚在上帝面前謙卑敬拜,這必然是聖靈做工有以致之。

然而,現代社會和教會被迫必須面對「多樣性」或「多元」的問題。接納「多元」就是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表達。從前的社會和教會可能比較在意信念、想法的一致或統一,因此容易排斥「異己」,但多元社會則鼓勵容納「差異」或「不一樣」。鼓勵容納異己當然是一件可讚揚的事,卻又可能引發另一個更困難的問題:是否所有的信念或意見都具有相同的終極價值?簡單說,是否都對,或都錯?或是否有的對,有的錯?若是最後一種狀況,則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由於地球村的經驗,社會多元的觀念對現代人似乎不構成問題,但在教會這種以信仰為核心價值的信仰團體裡,若說所有的信念、意見都具有等同的終極價值似乎有所不妥。過去的教會常常透過對話、會議的途徑解決相異的觀點,現代社會則傾向認為絕大多數不同意見、信仰都有相同的終極價值。然而,這又形成了一個難題:若所有的信念、意見、價值理念與抉擇都有終極的價值,那麼相信甚麼與不信甚麼其實都無所謂了。但我們相信:在多元思想中也應該有核心的堅持才是,否則信仰就毫無意義了。

三、 漁夫挑魚

在漁撈過程中所有的魚種都有機會進網,可是收網上岸後,漁夫必然要把魚分類,有的魚營養價值高,有的低;有些魚不能吃,有些則可能生病,不一而足,好的魚放在桶子裡做後續處理,不好的魚丟掉。耶穌用這個挑選與分類的事實行為說明上帝國最後審判的道理,目的不僅僅在於陳述這件可能的事的主要內容,更在於勸勉信徒知道上帝國將根據網裡的魚的品質是好或壞,做留下或丟棄的處理;這個比喻的重點也不在於上帝的主觀挑選,而在於提醒信徒注意自己在信仰上是屬於值得被留下來的好魚,或是無用應該被丟棄的壞魚。

信徒信仰的成長與造就亦復如此,從被捕撈進網到最後上岸讓漁夫分類的這個過程,端看信徒的生命成長如何。在實際的捕魚作業中,進網到上岸的時間不長,但在信仰成長的過程中,從開始追求到最後生命更新、改變的過程則充滿種種可能性,其中信徒自己的追求與努力可能是個十分重要的決定因素。「撒網」的比喻說明了終末時刻的判斷乃是依據魚本身的價值決定的。

按故事的結構看,真正的大漁夫是主耶穌基督,行終極審判的是上帝。但可能有人認為結果好魚被人吃,壞魚遭丟棄,甚至有機會逃命,實在不是上帝國應有的公義報償。然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又涉及生命價值觀的問題:到底是要作避免犧牲生命而被丟棄的魚?或是成為能夠貢獻自己的生命被人享用的好魚?耶穌留給信徒的典範是犧牲、奉獻自己的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而非為了救自己的生命最後卻喪失了生命,如耶穌所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太16:25)。

結語:

上帝國的恩典是普遍施予眾人的,不論是誰都有機會得著,遺憾的是有人因為這是無償的而將它當作廉價的,不予重視。他們不明白這樣的恩典是上帝的慈悲、寬容,以及耶穌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被釘在十字架上,忍受極大痛苦而死所換來的,它其實是一個極昂貴的恩典。因為被看作是廉價的、免費的,所以人們也不認真對待,忘了耶穌的話叮嚀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 又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路13:24) 耶穌的話提醒門徒、信徒要注意讓自己的生命成為有用的好魚,不要成為被丟棄的壞魚,因為每個人總要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以及終末審判的時候面對上帝。


【問題思考】
1. 您認為「撒網」這一則比喻提到的上帝國之終極審判,其重要的意義是甚麼?
2. 您認為成為好魚被吃掉比較值得,或是成為壞魚被丟回湖裡自由自在比較好?
3. 您對教會裡的「多元性」之看法如何?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