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比喻(2)─撒種

聖經:馬太福音13:1~9, 18~23
啟應:第 46 篇
聖詩:470、505、398

耶穌擅長使用比喻傳講信仰的道理,他講的所有比喻傳達一個共同的主題信息就是「上帝國」,也就是上帝的主權。〈主禱文〉最前面三項主要的祈求是:○1人人尊上帝的名為聖;○2上帝國降臨;○3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三個主要的祈求反映了人們對上帝在世間掌權的期待。如果世人都能尊崇上帝,聽從祂的話語、遵守祂的道,實行祂的旨意,則人間必是有如天國一般的樂土。可惜絕大多數世人自以為是、偏行己路,許多「自我」們相互衝突,以致人間有如地獄。

不同學者對四福音書中記載的耶穌之比喻,因認定標準相異而有不一樣的算法,多則認為三、四十篇,少則認定二十篇左右,每一篇都有其特殊之內容、場景與特色,但都和「上帝國」的信息有關。不過,合理推論,耶穌講述每一則比喻時總有一個和其他比喻不同的重點,這些不同的重點值得我們深入理解之。

「撒種」的比喻之信息和上帝國有關,但它的主要信息是關乎上帝國的什麼呢?農夫撒種的困難?或撒種無用論?或信徒撒種前應該先行清理田地?或是每個聽福音的人要認清自己擁有甚麼樣的心田?或 ......?「撒種」這則比喻本身和絕大多數其他比喻不同之處是它附加了解釋,而且還是借著耶穌的口說出來的。(太13:18~23)

一、 在海 (湖) 邊講道

比喻是故事,是一種淺顯易懂、容易被接受的文學形式。許多深奧的道理可以藉著故事的形式傳達,使人更易理解。然而使用比喻也有其危險,就是聽者可能只聽見故事,而聽不出「意義」或「信息」,或有時對意義的理解有所偏差,甚至誤解。耶穌使用比喻的目的是要講論關於上帝國的「道理」,而非單純說故事。我們相信他在現場說這些比喻時,會把意義一併解釋清楚,不致使人誤解。當然,聽眾接收信息的領受力有所不同並非意外,但這可能是另一個需要細心研究的題目,我們暫且擱下不談。

在未進入「撒種」這一則比喻的主題探討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耶穌所傳揚上帝國的「道理」可以在哪裡發現?在哪裡講論?

有一則故事這樣說:古代某位尋求佛道的學徒,某天問他的師父可以在哪裡找著「道」。師父簡單地回答:在飯食之間、在痾屎、溺尿處,在庭園打掃的地方。這個表面上看似無厘頭的回答暗藏著深奧的「道理」:原來「道」就在一些平凡甚至被蔑視的場所。日本人發展了不少「道」之理,如花道、茶道、書道、劍道、柔道、...等,這些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道」。

的確,人的生活及言談處處可以發現「道」的存在。「道」並非只存在於廟堂的經書裡面,也不只在置放典藏書籍的高閣中,「道」處處存在,處處皆有「道」,只是被人忽略罷了!上帝的道也是如此,祂的道不在高遠的天上,深沉的地底、或遙遠的海外,而是在生命裡面與生活的當下。〈申命記〉作者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也不是離你遠的;不是在天上,使你說:『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說:『誰替我們過海取了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裏,使你可以遵行。」(30:11~14)

從福音書中,我們也發現耶穌擅長從日常生活的場域和經驗中尋找講道的素材,「撒種」的比喻就是一個實例。耶穌深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能夠隨手從生活處撿拾材料講道。他不是學院派的神學家,常用邏輯辯證論述理論。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發現上帝的「道」,使用這些素材能更貼近民心,這可能是耶穌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吸引大量聽眾和跟隨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我們從經文中也看見耶穌傳道的簡單地點,他「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vs.1~2) 原來,傳道、聽道的地點不限於殿堂處,耶穌就在湖邊、市井小民人群聚集處傳講上帝的道理,人們也在貼近生活的地點聽道、學習道。

二、 農夫辛苦撒種

我們不要忘記這一則比喻是對信徒和跟隨者,而不是對不特定的大眾講的。對信徒和跟隨者講的這則比喻,主要的目的應該不是要他們仔細反省自己擁有的是什麼樣的心田,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他們認清在撒種時面對的挑戰和困難。

若從平均分配的角度看,農夫撒種處的「好土」只佔全部的四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少,撒下去的種子有四分之三可能是浪費而無法收成的。面對這樣的情境時,農夫可以有甚麼選擇?我們可以想像農夫撒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成」,在沒有收成之希望或可能遭遇巨大損失的地方,農夫多半選擇不撒種。若是在貧瘠土地上撒種?如何撒?期待甚麼樣的收成?對農夫而言,這是一個必須嚴肅考慮的「現實」之問題。

在一個不友善的環境裡選擇撒種需要認清事實,也需要勇氣和智慧。傳揚福音若是上帝國的呼召,信徒應該如何回應?客觀上,台灣社會是一個艱鉅、困難的福音環境,收成不易,常常所撒的種子看似浪費,不會有收成的,那麼信徒可以因此收手、停工,只在家裡跪著祈禱上帝行神蹟讓人們自己轉變成為信徒?或是,無論如何都得傳,因為即使好土地所占比率極微小,但種子撒下去而得到的收穫可能有30、60、或100倍,遠超過所浪費的種子。而不撒種的結果會怎樣?會有甚麼樣的收成?這是值得靜下來思考的問題。

三、 撒種的收穫vs.不撒種的結果

耶穌提及四種不同體質的田地,種子在其上發展的情況:○1有純屬浪費的路旁。這本來就不是撒種的地方,種子撒在這上面可以說是完全浪費,無法期待有任何收成;○2有不利生長的淺土石頭地。即使這樣的土地可能長出作物,但因土淺,作物無法札根與吸收養分,所以也無法期盼有好收成;○3有荊棘地,這種地因為雜物叢生,當然不利作物生長,即使長了出來,也無法收成好果實;○4有可以期待結實纍纍的好土地。依自然之道,這才是撒種、栽培作物的適當土地。這種道理,農夫都懂,可是這種良土畢竟少數,在沒有多少選擇的困境中,要不要出去撒種呢?

如果農夫只見到種子的浪費而選擇不撒種,他就看不見種子可能有30、60、100倍的收成。這顯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過多的計算與思慮,覺得不敷成本而不撒種,結果零收成;反之,不會算計,只覺得有希望的,則可能收穫豐富。實際上,不會有農夫在這麼複雜的土地上撒種,因此也不至於發生這種情況。但耶穌使用這個比喻指的是天國的發展。天國的發展需要倚賴信徒參與傳揚、見證,若信徒只擔憂種子浪費的部分,看不見一顆種子可以有多倍收成的結果,則天國的發展是沒有希望的。

耶穌期待門徒克服困難,盡量撒種,即使僅有微小希望也不要放棄。天國能夠發展,一部分是上帝的作為。在天國的發展過程中,就好像保羅所說的,「我們 (信徒) 是與上帝同工的」(林前3:9),而不是孤單、無助的。因此,若有上帝的靈的同在,信徒只要出去盡力宣揚、見證即可,不必擔心土地品質不良的問題,因為上帝自己會處理這一部分的問題。

結語:

「撒種」的比喻指出了傳揚福音 (撒種) 時可能面對的困境,但信徒仍然不能因此退縮。信徒受召出去撒種、宣揚,是信仰的回應。有撒種的服事,才會有收成;不撒種,則連一分的收成都不可能。耶穌對這比喻的附加解釋也說明了聽眾的組成,有人是不在乎的 (路旁),有人是三心兩意的 (土淺石頭地),有人多被俗務綑綁而煩惱,無法專心 (荊棘地),只有少數人是好土,願意吸收的,但藉著這少數願意接受的人,天國的疆界也將逐漸擴大,而這正是上帝所希望的。


【問題思考】
1. 在艱困的傳福音之環境中,您認為應該如何突破,才能有效達成傳福音的功效?
2. 您是否能夠體驗到上帝的道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可否舉一些例子說明並與人分享?
3. 您認為傳福音時最大的困難是甚麼?而所面對的四種土地,哪一種是最困難撒種的?有無改變的可能?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