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的作為

聖經:撒母耳記上2:1~10; 希伯來書10:19~25
啟應:第 14 篇
聖詩:20、22、389

當遭遇世上許多難解的問題需要至高神聖者的幫助時,人常常用自己的想像推想祂究竟是什麼樣的一位上帝?當世界各地不斷傳出各種難以預測的自然災難如地震、水災、旱災、山崩、海嘯,當巴黎一般市民享受輕鬆的休閒時刻卻突然遭到伊斯蘭國 (IS) 恐怖分子的攻擊而死傷慘重,深感震驚之時,許多人心中難免質疑上帝真的關心世人嗎?為什麼世上還有那麼多天然及人為的災難?


19世紀某種神學理論宣稱上帝創造了人的世界以後,就讓它自己發展,不再理會,因為祂要繼續忙著創造其他的宇宙,無暇關顧過去的創造,所以這個世界必須自己好好照顧自己。是這樣嗎?

許多人心中疑惑著為什麼我們祈禱上帝,卻好像都得不到清楚、明顯的回應?人可以接受上帝不會使用人的語言大聲宣告祂聽見了人們的祈禱,但即使在時間靜靜流逝、人們默默等待的過程中,也好像看不清楚上帝做了甚麼!以致我們不斷質疑:上帝在哪裡?祂在做甚麼?祂真的不理我們了嗎?所以,人最後還是回頭問最初所提的問題:上帝要管理無限大的宇宙,對人類居住的小小地球和人的世界有興趣嗎?要不然就是:根本沒有什麼上帝!


我們今天要藉著舊約聖經裡面記載的一位小人物,以及她和上帝之關係的故事來思考幾個重要的信仰問題。這位小人物是在人生中經歷過羞辱,因此向上帝祈禱且獲得回應而生下以色列偉大先知撒母耳的母親─哈拿。


一、 哈拿的祈禱

哈拿是撒母耳的母親,但她其實是一位經歷過受羞辱且內心存著自卑感的女性,因為她年歲已大卻無法生育。對一位古代社會的女性而言,不能生育真的是奇恥大辱,因為那就像一片枯乾的田地長不出任何作物一般,沒有用、沒有價值,最後可能被廢棄或當做垃圾的囤積場使用。


哈拿不能生育,又常遭她的對頭,就是丈夫的另一個妻毗尼拿的冷嘲熱諷。即使每年到聖殿去朝拜時也是這樣。然而哈拿忍著承受羞辱,也未失去信心,她在聖殿裡向上帝懇切祈禱,並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撒上1:11) 上帝聽了哈拿的祈禱,使她生下撒母耳。今日所讀經文是她回到聖殿還願時充滿感恩與讚美的祈禱。


哈拿之祈禱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含括了幾個重要的主題:○1感恩與讚美(vs.1~2);○2唯耶和華是神聖與智慧,無其他可與之比擬者,因此人的口不要出驕傲與狂妄的話 (v.3);○3上帝顛覆人的地位,勇士被抑制,弱者被扶持 (vs.4~5);○4人的生命主權在於上帝,不在人自己;祂使人生、使人死,使人富、使人貧,使人高貴,也使人卑微 (vs.6~7);○5上帝提升貧弱者,使他們與王子同等,共享光榮 (v.8);○6上帝保護祂的聖民,打擊邪惡與黑暗勢力 (v.9);○7上帝施行審判 (v.10)。


二、 什麼樣的上帝?

有意義的是,哈拿的祈禱幫助我們看清楚所信的是怎樣的一位上帝。首先,祂是一位回應人的祈禱的上帝。哈拿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上帝的清楚應許,寺給她一個兒子─撒母耳。祂除去了這位平凡女人因受羞辱而生的人生愁苦。上帝真實地回應了哈拿的祈禱,但我們不可忽略哈拿也盡了她的本分,做了該做的事。經文這樣描述:「...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華顧念哈拿,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撒上1:19~20)

有些信徒祈禱完之後,就在一旁等著看上帝幫他/她實現所祈求的,好像自己唯一需要做的只是開口要就好了,其餘都是上帝的事,忘記自己才是應該有所行動的人。上帝也不是專門接受我們吩咐、差遣的僕人;祂是幫助人完成適當的祈求與目標的神。「天助自助者」這句話清楚地告訴我們:上帝只幫助那些肯行動的人。

其次,哈拿的祈禱也讓我們知道耶和華是一位鋤強扶弱的上帝。這並不意味上帝不喜歡強者、富者,而是祂更願意幫助弱者、窮乏者,藉此平衡貧富、強弱的差距。人的問題是當他成為強者、富者的時候,常常自然地傲慢起來,以為這是自己努力所應該獲得的報償,忘記了上帝的恩典,也忘記自己的成功背後摻雜了許多他人的貢獻。

最後,哈拿的祈禱叫我們清楚知道耶和華施行審判,對於世人的不公義祂必有所行動。但這裡所說的審判之更重要的意義是:上帝就是世人的終極標準、原則。正如耶穌說的:「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約12:47)「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或譯:審判世人),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3:17) 審判的意義不必然是法庭上法官面對兩造激烈爭辯後所下的判斷與決定。上帝雖是終極審判者,但祂常常替罪人留下悔改得赦免的空間,遲遲不下最後審判的決定。

三、 堅信上帝、相信應許

〈希伯來書〉作者向初代教會信徒解釋耶穌基督犧牲自己的生命,死在十字架上,流出自己的血,使信徒「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希10:19~20) 他掛在十字架上的身體象徵已經撕裂的幔子,這幔子高掛在至聖所前,隔絕了人與神的直接溝通。但如今已經撕裂,可以讓信徒坦然無懼地進入至聖所親近上帝。這件事見證了上帝對人的應許的實現。尤有進者,「既然我們有一位偉大祭司治理上帝的家,那麼,我們該用誠心和充足的信心,同已蒙潔淨、無虧的良心,和清水洗淨了的身體來親近上帝。」(希10:21~22) 簡言之,耶穌基督乃是我們信之盼望的保證。


隨著時間不斷推移,第一世紀末的基督信徒越來越深地感受到信仰帶來的社會壓力和逐漸陷入的困境,這時難免有人因此信心不足,信仰動搖。書信作者勗勉他們既然已經經歷了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既然他的死絕對不是白白的死,而是成為打破人神間之隔籬的關鍵。而且,所信的這一位耶穌基督又是上帝家的偉大祭司,則信徒「該用誠心和充足的信心,同已蒙潔淨、無虧的良心,和清水洗淨了的身體來親近上帝。」(v.22)


基於上述理由,作者鼓勵信徒說:「我們要堅守所宣認的指望,毫不搖動,因為應許我們的那位是信實的。」(10:23) 上帝是信實,祂的應許不會改變,因此我們應堅守信仰而不動搖,更不要放棄希望。不僅如此,「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然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10:24~25)

結語:

耶和華不是不作為的最高存有,也不是創造了地球和其上的所有生物以及人類之後便置之不理的神。祂也不是一位處事大而化之,對小事不予理睬的上帝;祂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地,接著在曠野中形影不離地陪伴著以色列人和他們的領袖摩西、亞倫等。祂傾聽一位卑微的婦女哈拿的微聲祈禱和盼望,並且回應了她的祈求;祂不只是執政掌權者、強者、富者的上帝,更是被統治的、受欺壓的、貧乏、弱勢者的上帝。祂是一位管事、照料鉅細靡遺,眼觀世上任何隱藏的角落,耳朵傾聽任何微細呼求聲的上帝。祂的作為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讓人驚奇,是一位既公義又有愛心的最高存在者。祂,值得我們的信賴和倚靠。

【問題思考】
1. 您在生活與生命歷程中體會到了上帝什麼樣的作為?請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
2. 你認為上帝是什麼樣的一位神?
3. 在世事紛擾與混亂中,您如何保持對上帝的堅定信仰?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