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淨聖殿

聖經:撒迦利亞書13:1~9;馬太福音21:12~17
啟應:第 40 篇
聖詩:71、175、392

今天是棕樹主日,是紀念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受到群眾熱烈歡呼迎接之盛況的日子。耶穌公開傳道始於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區,離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耶路撒冷有一段距離。然而,耶穌傳揚「上帝國」的宣教事工,在短期間內就獲得社會群眾的巨大迴響,甚至形成一種現代學者所稱的「耶穌運動」,震撼了當時的以色列社會,產生既深且遠的影響。許多人從耶穌所傳的信息和所行醫病、趕鬼的神蹟看見了未來的希望。而耶穌的傳道活動也逐漸從北部南移逼近首都耶路撒冷。當他抵達耶路撒冷時,群眾報以熱烈歡迎。〈馬太福音〉第21章6~11節的經文簡要地描述了當時的情景:耶穌騎著驢駒,眾人則多半把衣服脫下來鋪在路上,也有人砍下樹枝鋪路,更多的人則前呼後擁口中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9)。「和散那」有「救主」的意思。


遺憾的是,對耶穌展開雙臂歡迎,擁抱他入城的耶路撒冷,在極短的時間內卻冷酷地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沒有人確切知道歡迎耶穌和殺害耶穌的群眾是否同一批人,或是不同的兩批人,但耶穌受歡迎入城的結局實際上卻是迎接自己的受難和死亡,這樣的生命歷程反映了世事多變難料的真實性。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不是為了建立世上的政權,而是為了宣揚並建立上帝的治權。上帝治權的管理對象是人心,目的是引領眾人順服上帝旨意,遵行祂的道,行事端正,去除邪僻,享受真正平安、和平的生活。世上的政權則充滿矛盾與弔詭,表面上是為了管理公眾秩序,讓人可以過安定、幸福的生活,實際上卻常常因人的私慾而藏污納垢。耶穌進入耶路撒冷聖城,發現上帝和祂的道在這裡不被重視,聖殿也因和商業活動的利益掛勾而受玷污,所以潔淨聖殿之行動所表達的象徵意義,便是掃除聖殿和聖城的污穢和罪惡。


耶路撒冷原本是榮耀的聖城,卻變成為罪惡的首都,聖殿原本是上帝的居所,卻變成宗教權貴的賊窩,原因何在?這是值得深深思考的問題!

一. 清洗污染的聖城和聖殿

聖殿是虔誠敬拜上帝,和他親近的神聖所在。建造聖殿完全是基於人的需要,軟弱的人需要一個固定、具體的地方以便禮拜上帝、親近上帝;實際上,上帝卻不住在人手所造的聖殿裡面。一生戎馬倥傯,征戰沙場的大衛王,深知上帝是他生命的基礎和守護者,所以當國家綏靖,政權安穩後希望能蓋一座聖殿。看起來這是很自然的事,但耶和華上帝不允許他做。(參考撒下7:1~17)建造聖殿這件工程,只能在接續他做王的兒子所羅門手裡才開始並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所羅門王在奉獻聖殿的祈禱文中這樣說:「上帝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惟求耶和華-我的上帝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今日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願你晝夜看顧這殿,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王上8:27~29,代下6:18~21)

上帝的確不需要住在聖殿裡面,人也無法將上帝關在聖殿裡面,或妄想藉著聖殿保護祂;聖殿只是為了人的需要而建。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人的禮拜內容重點不在於祈福,而在於面對上帝認罪、懺悔與安靜聆聽祂的話語及教導,也就是和上帝溝通、祈禱,因此聖殿常被稱為「祈禱的殿」。到聖殿敬拜不能只為了參加某種流行或熱門的宗教儀式,而是要和上帝親近。和上帝親近的最直接管道和方式是祈禱,所以祈禱是虔誠敬拜的核心。從上面的分析看,聖殿的重要意義不是指建築物。那麼,何處是神聖的殿呢?其實,只要上帝臨在,則任何地方都是神聖的,都可以成為上帝的殿。所以,雅各的伯特利,摩西在米甸曠野牧羊時所見一處燃燒的荊棘都是神聖之地。聖地不一定只在中東以色列的國境內,我們居住的地方只要上帝臨在,也是神聖之地。


聖殿當然是神聖的,是讓人禮拜、祈禱,和上帝親近的地方。但耶穌時代的聖殿權貴及管理階層,從大祭司以降卻將聖殿變成了商場和買賣收益的地方。他們提供場地給販售祭物的商人做買賣,也給兌換銀錢的人擺攤位從事金錢交易。表面上,這似乎只是給前來朝拜的人方便,無傷大雅,背後卻也牽扯到實際的金錢利益。祭司等管理階層可以在這當中上下其手,竊取私利。耶穌因此嚴厲譴責他們就像盜賊一般,偷拿上帝的物,也將聖殿變成了賊窩。


二.除滅假先知、假祭司

祭司階層和管理聖殿的神職人員從經營聖殿中獲利,使聖殿成了耶穌口中的「賊窩」,這是何等嚴厲而可怕的指責!這些人的作為,從另一個角度看,是讓關於人之內在與靈魂的信仰,墮落成為只顧外表和形式的宗教。他們丟棄了聖殿重要的靈性造就之意義和功能,卻只看重組織控制和利益收入,這的確是可怕的墮落。聖殿一旦變成商場,信仰變成了宗教,假祭司、假先知當然隨之興起。


宗教和信仰究竟有何不同?前者係指建立在某種信仰上的系統組織,包括階層制度、經營管理、儀式運作和教義等。這些其實都有其存在之必要,但也常常因為過度強調這些事項的重要而貶低了信仰。弔詭的是:如果沒有信仰做基礎,宗教實際上發展不起來。宗教吸引人的最基本原因當然在於信仰,可惜,許多人忽略信仰及其操練的重要,或以草率、粗淺的信仰教理充數,而更強調組織及運作的重要,這真是本末倒置。


信仰又是什麼呢?籠統來說,信仰包括價值觀、宇宙觀、人生觀、世界觀、倫理行為準則等理念和依循這些觀念所表達出來的行動。信仰是人心及生命、生活的事,宗教重視的可能只是組織的階層和經營、運作,或是儀式禮拜等,心靈或靈魂的事常常是宗教不重視或不管的。也因為這樣,宗教團體本身常有違反信仰的表現,外表的亮麗也無法證明內心真的有適配的信仰。


〈撒迦利亞書〉的經文提及上帝要替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開挖一個泉源,目的不是為了提供生命的活水給人喝,卻是為了要「洗除罪惡與污穢」(13:1)。經文又指出上帝要在全地「除滅偶像的名」,除去「假先知與污穢的靈」(13:2)。換句話說,就是要掃除宗教的污染。除此之外,上帝也要進一步擊打祂所設立的牧人和祂自己的同伴,因為這些人違背了和祂的立約,謀求的是私利。也因為他們的腐敗,所以所牧養的羊也跟著敗壞。上帝選擇擊打牧人,讓羊分散(13:7),然後回過手來擊打那些跟著走而迷失的小羊。總之,上帝設立的牧人和祂的同伴,還有深受他們影響的羊,都要遭到懲處或掃淨。更嚴厲的處置是,上帝要除滅地上三分之二的人,所剩三分之一的人則要再經試煉,或像煉金、煉銀那般地熬煉,讓他們成為真正符合上帝旨意的人民。從經文裡我們可以看見耶路撒冷和聖殿所受的汙染何等地大,因為在這一塊聖地上,偶像充斥,假先知與污穢的靈橫行,汙染了屬於上帝的神聖地方。

三.建立禱告和醫治的聖殿

耶穌潔淨聖殿的行動嚴重挑戰了宗教權貴和利益團體的權威,擋了他們的財路,但聖殿本就不是商場,耶穌只是試著回復其本質而已。有罪的人卻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被阻擋、破壞,看不見自己違犯上帝旨意的惡行。


聖殿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除了上述所提是一個敬拜、祈禱,和上帝親近的地方以外,我們看見耶穌在聖殿地區所行的是重要的「傳道」和「醫治」。聖殿當然是傳道的極佳場所,所以耶穌在聖殿講道沒有什麼不妥。他在聖殿行醫治的神蹟,並非意圖將聖殿變成醫院,而是要讓聖殿成為讓人得醫治的地方。「拯救」這個詞的英文是salvation,它的拉丁文salus指涉的主要意義之一就是「醫治」(healing)。所以,聖殿最簡單的定義就是祈禱上帝、獲得祂的醫治的地方。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呼喊著「和散那!和散那!」歡迎他。這個字希伯來文最基本的意思是「拯救」,更直接地說就是「救命!」在聖殿裡,又有小孩子對耶穌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聖殿高層對此十分不滿,對耶穌惱怒,他卻對他們說:「...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聖殿的宗教權貴和管理高層,顯然對信仰和上帝的話十分陌生了!

結語:

耶穌潔淨聖殿的行動深具象徵意義。聖殿屬上帝所有,祭司族是受託付的管家。管家的唯一行事原則應是忠於主人上帝,但聖殿的這群管家卻因私心而犯上貪瀆之罪,汙染了聖殿,將神聖之地變成賊窩,這是何等嚴重的罪!但這件事仍有可能發生在今日的教會,是值得警惕的事。耶穌潔淨聖殿之舉,再次提醒我們常常潔淨自己的內心,省思自己的信仰,檢視我們的聖殿,不論這殿指的是組織或是個人的心靈。


【問題思考】
1. 耶穌潔淨聖殿的行動對您有什麼信仰上的啟發?聖殿只是一棟宗教建築物,或是還有其他的重要意義?
2. 是什麼因素使得祭司族和聖殿管理階層容易落入權力與金錢的誘惑?
3. 您認為今天的信徒應該如何使用上帝的殿,讓它發揮正當的功能?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