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當誇口的

經文:耶利米書9:23~24; 哥林多前書1:18~25
啟應:第 62 篇
聖詩:411、538、386

加拿大傳播理論學者麥克魯漢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1911/7/21 ~ 1980/11/31) 曾經在1960年代提出「媒體即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這個概念,指出大眾傳播媒體實際上扮演一個擁有形塑社會之巨大力量的角色。麥氏的理論果然是事實,媒體及廣告的確展現出對現代社會,甚至對人的思考方式與生活型態的無與倫比之重大影響。從1980年代起一直到今天,我們就處在一個受媒體及廣告宰制的社會環境中,媒體及廣告大大影響人的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的選擇。花鉅資買廣告的產品通常成為人們的最佳選擇,即使其成本十分低廉;鉅額廣告費用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吃虧的還是消費者自己。不僅如此,媒體廣告還能塑造流行文化,支配人的思考選擇和生活型態。掌握政治權力的人也漸漸明白操控媒體就能夠主宰人的思想,所以控制媒體幾乎是所有集權政府首要的執政方針。媒體就像思想餵食機一般,閱聽大眾長期接受特定的思想食物,自然受制約成為不思考的動物,任由極權政府宰制。

此外,媒體及藉著媒體傳佈的廣告也塑造了社會風氣,藉著媒體或廣告的幫助,人很容易將自己推銷出去,佔據舞台,成為受人矚目的公眾人物,有機會獲取更多的利益。也因此,社會逐漸形構一個鼓勵自我推銷的文化,認為人若不像推銷產品那樣努力推銷自己,可能就沒有人認識或不受重視,徒然埋沒才幹,甚為可惜,因此許多人也積極忙著搶舞台。不過發展迄今,大概可知廣告可能只有三分或更少真實,七分或更多誇大與渲染;廣告中隱藏不少欺騙、詭詐,與說謊的成分。媒體與廣告的誇大不實、詭詐、與欺騙之術,不僅存在於商業界,即使在一般人與人之間也不少見,自誇便是其中之一。實際上,誇大或渲染自己的偉大不只是現代人的問題,古人亦同,這是人性呈現出來的問題。

對一些人來說,誇大地自我推銷可能也是心理上的自我鼓勵之一種行為,因為他們必須藉著讓別人知道自己,甚至自己或藉著別人吹捧才能夠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這實在是人性的可悲作賤,也不符合上帝所創造的原人形像與原則,因為每一個個體都是祂所重視的。

一.誇口的歷史

喜愛誇耀自己的智慧、能力,將自己推銷出去似乎是現代人的普遍現象,而且不僅今人如此,遠古時代的人也一樣。根據〈創世記〉的記載,亞當、夏娃誤認只要吃下智慧果,自己就可能擁有像上帝那樣的智慧,不必屈居在祂底下,聽命於祂。如果將亞當和夏娃視為「人」的代表,這就表示人心潛在的意圖,是將上帝排除在生命與生活之外。

同樣地,〈創世記〉第11章記載巴別塔時代的人因語言統一、溝通容易,輕易感受到人的力量偉大,團結就更有力量,必然可以人定勝天,遂計畫建造一座城和一座通天巨塔,好宣揚自己的名,並避免分散在全地。(11:4) 巴別塔時代人類的舉動,充分表示他們幾乎已經全然否定了上帝,且將祂推擠在生命與生活之外了。因此,上帝著手變亂人的語言,讓他們彼此無法溝通。「巴別」這個名詞的原文意思就是「混亂」,這不應僅指語言的混亂,也暗示了沒有上帝之後的人性之混亂。


〈耶利米書〉第9章整章的經文,叫我們知道人若不認識或甚至否定上帝則必自大,成為以「自我中心」為重的人 (v.14),隨後的罪惡如詭詐 (v.6)、說謊 (v.3)、欺騙 (vs.4, 5)、巧取豪奪、讒謗他人 (v.4)、姦淫 (v.2)、虛假做作 (v.8) 必然衍生,所以,這可說是人遭遇重大禍害的主要原因。自誇雖然看起來沒有這麼嚴重,但因自誇的行為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現,小錯確實可以演變成大罪,所以聖經教導人謙虛、順服,遵行上帝的道理,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二.智慧的開端

根據〈箴言〉的教導,人的真正智慧以敬畏與認識耶和華上帝為開始 (1:7, 9:10)。直截地說,敬畏與認識耶和華上帝是「尊主為大」的信仰實踐。人若尊主為大,就能避免掉進「自以為是」或「自大」的陷阱中;若能認識上帝,就能真正看清自己,知道人的有限,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和上帝之間的正確關係,看上帝是上帝,人是人;人不可能變成上帝,遑論超越上帝。


「敬畏」是「戒慎恐懼」(fear) 的意思,不是無知的害怕。「敬畏」裡面還有愛 (love) 與尊敬 (reverence) 的成分。根據加爾文的說法,戒慎恐懼的「害怕」加上「愛」與「尊敬」就是人對上帝的敬虔 (piety)。敬虔的人必然勇於面對上帝,不會躲避祂,可是墮落的人性卻害怕面對上帝,常常躲避。亞當、夏娃不順服上帝,違抗祂的旨意吃下了禁止吃的智慧果,結果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變得更有智慧,反倒羞愧得躲了起來,不敢面對上帝。肯真誠面對上帝的人,才有可能保持不致墮落。


真正的敬虔者必然尊主為大,順服祂的旨意,遵行祂的道理,脫離罪惡的引誘而不受罪的綑綁,這才是「自由」的真諦。自由的真諦不是人愛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從罪惡的引誘和綑綁中得到釋放,因為人性的發展總得在「善律」與「惡律」之間作抉擇。保羅在〈羅馬書〉中這樣說:「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致成義。感謝上帝!因為你們從前雖然作罪的奴僕,現今卻從心裏順服了所傳給你們道理的模範。你們既從罪裏得了釋放,就作了義的奴僕。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6:16~19)

三.上帝的智慧vs.人的聰明(才智)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經文中批判了人所自誇的智慧,指出人的智慧和上帝的智慧以及信仰的智慧不同,並且還常常是相反的。本質上,世人的智慧大都指聰明才智,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智力商數」(IQ),但上帝的智慧和上帝賜給人的信仰智慧則是分辨是非、對錯,以及面對人生真相與問題的能力。現代社會有許多人智商高,卻無法處理生活和生命抉擇的問題,以致生活一團混亂。而那些屬於上帝並遵行上帝所賜信仰智慧的人,在不少所謂的「聰明人」眼中卻常常被看成是愚笨的,因為這些敬畏上帝而有信仰的人不會替自己打算與爭取,也不懂得奪取舞台發聲,成為人中豪傑或人上人。

保羅用十字架的智慧來說明上帝和信仰的智慧,這種智慧本質上和人所認定的聰明恰恰相反。十字架是「虛己」(台語:看無自己)、犧牲、奉獻生命,不求報償。在人看,這真是愚拙,然而上帝卻喜歡以此愚拙成就智慧之事,這是超乎人所能料想得到的。〈創世記〉記事中的約瑟是真正明白上帝之智慧作為的人,他的兄弟出於惡意將他賣到埃及,毫無疑問是百分百的惡行,上帝卻讓他們的惡行轉變而達成出人意料之外的善的結果。上帝的作為使約瑟的父親及其他家族在饑荒時期能夠逃難到埃及居住下來,躲過災難,並且在那裏發展。約瑟也因此明白上帝的作為的智慧,所以他沒有報復之心,反倒以感恩、歡喜的態度擁抱那些曾經陷害他、讓他遍嚐苦難的兄弟。

十字架的道理也一樣,耶穌遭門徒猶大出賣、被釘死在十字架,埋葬,但上帝使他復活,成就了救贖人類的功勞。上帝在「十字架」這一件事上的作為確實和人的想法、做法不同,保羅說:「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林前1:18) 受過嚴謹律法教育,謹守摩西傳統的法利賽人保羅,在生命獲得翻轉後卻看出上帝不一樣的做法的意義,這不一樣的做法是人所難以明白的:「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林前1:21)


結語:

若是如此,則人還能誇口什麼呢?保羅簡潔地說:「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後10:17) 保羅的理由很簡單,「因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林前1:25) 當我們看這個世界的實況,可以確定人類在許多方面是進步的,才智方面現代人平均也比從前的人高明。許多前人束手無策的問題,現代人都能盡力解決或改善,最明顯的是在科技文明方面所提供之方便與享受的長足進步,以及任類壽命的延長,可是人的社會問題卻越來越顯得複雜、難解,而所汲汲追求的幸福感則顯得越來越困難得到。所以,人的智識能力真的比上帝的智慧高?真的能夠靠著自己的智能讓世界得到拯救?這是一個值得再深思的嚴肅問題。

【問題思考】
1. 請您說明媒體及廣告如何影響甚至宰制人的思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2. 您認為人為什麼喜歡自跨來貶抑別人?
3. 您認為人類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夠使自己的世界得到拯救嗎?為什麼?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