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教與行道

經文:約書亞記3:7~13; 馬太福音23:1~12
啟應:第 53 篇
聖詩:120、635、391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價值觀扭曲、混亂的社會及時代氛圍中,即使遭到嚴厲質疑和批判,經濟掛帥的國家政策至今仍然深深主導社會的發展命脈。幾年前,某位財大氣粗的紅頂商人大言不慚地說:「有錢,別人才瞧得起你!」這聲音雖然已經式微,但社會大眾不少人,潛意識裡仍然以此為人生努力的終極目標,前仆後繼地奮勇投入金錢追逐的遊戲,一切以錢為重。這種以錢為重的態度,導致國家社會陷入「除了錢以外,什麼都沒有」的貧窮弔詭中,誠實信用、商業上的倫理道德、尊重生命等價值全都被視如敝屣一般地丟棄;也因此,社會各層面皆出問題,最嚴重者應是官商勾結所導致的整個社會、國家的腐蝕、敗壞。

深受以「人」為中心之儒家文化的影響和牽制,居高位有權力者似乎想當然耳自認是眾人的導師,他們講論的話就是標準或具有權威的律法,自己卻沒有實踐的責任、義務和能力。這些人正如耶穌嚴厲指責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能說,不能行。」耶穌斥責的話卻在另一方面提醒我們:「說和做、信和行是一體的。」不過,這耳熟能詳的教導,真正要實踐起來並不容易。


〈約書亞記〉3:1~6的經文,記載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第一站約但河時的情景是這樣的:約書亞吩咐以色列的官長告訴人民要跟著約櫃走。由於他們不知道也未曾走過前面的道路,所以緊跟著象徵上帝臨在的約櫃指引的方向走是重要的。過河之前,約書亞對人民說:「你們近前來,聽耶和華-你們上帝的話。......看哪,普天下主的約櫃必在你們前頭過去,到約但河裏,因此你們就知道在你們中間有永生上帝;...」(書3:9~11) 這些吩咐,目的在勸誡以色列民要與上帝同行。而約櫃裡放置的最重要物件是刻著十誡的石板,所以與上帝同行也意謂著遵行上帝的話語 (道)。


基督教信仰告訴我們:上帝的道 (話語) 引導我們走前面的路。信徒在日常生活及生命旅程中總有面對迷惑不明,甚至混亂的時刻,上帝的話語 (道) 在此時刻便提供了教導和指引。可惜,人卻常常忽略上帝的道 (話語),僅憑自己的聰明處理所面對的問題,上帝的話語有時則被扭曲用來配合自己所要的結果,使得真理更為模糊不清,最後甚至讓人有機會大聲宣稱世界本來就沒有真理。

一. 跟著約櫃走

約櫃象徵上帝的臨在,裡面放置兩塊石板,上面刻有上帝「律法」(Torah,正意即「教示」) 根源的「十誡」。這律法或教示更重要的意義象徵著與上帝的「立約」(covenant)。人與上帝所立之約的基礎是上帝主動的應許,換句話說是建立在上帝事先答應的「祝福」或「救贖 (拯救)」的基礎上,人只要順服祂的話語、遵行祂的道就可以獲得。用更簡單的話說,只要人聽從上帝的話語,行在祂的道上,便能得到祂的祝福和救贖。順從上帝的話語是唯一的重要條件,獻祭或有關的禮儀都不重要。


約櫃其實不是什麼具有神奇魔力的宗教法器,卻是一個極度重要的信仰之象徵。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城時,祭司抬著約櫃走在部隊後面繞城七次,結果該城就倒塌了。(書6:12~21) 不久後,以色列人攻打東面防禦薄弱的艾城,卻因為猶大支族的亞干違背了上帝的吩咐,私下偷藏得自敵人的「當滅之物」(華麗的衣服、金條、銀子等),引發了耶和華上帝的怒氣導致以色列軍隊潰敗。(書7:1~26) 撒母耳先知的時代,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交戰失利,想到要將上帝的約櫃抬來助陣,由老祭司以利兩位不尊重上帝之律法,不行上帝的道,惡名昭彰被稱為「惡人」也具有祭司身分的兒子何弗尼、非尼哈陪同送到戰場,結果敗得更慘,約櫃被搶走移置在非利士人敬拜的神明大袞的廟裡。(撒上4:1~5:5) 很清楚地,約櫃不是得勝的保障,遵行上帝的道才能受到保護。


「跟著約櫃走」的意義是順服上帝話語的帶領。我們的時代不乏各式各樣的「人」之話語,卻少了上帝的話語。各樣的人之話語都有擁護者或跟隨者,美其名曰多元,卻有很多不是經過嚴謹辯證思考所發的隨性之言;說話的人不負責任,聽話的人也不見得有明辨的智慧,徒然引人陷入言語繽紛花俏的迷陣裡面,最後又可能造成社會價值觀念產生是非不分、真假不辨的混淆或混亂結果。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更需要上帝的話語。

二. 當遵守上帝的話

約書亞接下摩西的棒子,帶領以色列人進入上帝應許的迦南地,過約但河時這樣吩咐以色列人:「你們近前來,聽耶和華-你們上帝的話」(書3:9)。上帝的話是「道」,是希臘語說的「洛各思」(logos),是創造宇宙的原理、原則和力量,也是宇宙運行的規律、規則與和諧的象徵,是天理或天道,也是人間倫理、和平相處及邏輯理性之道。用信仰的語言更直白地說,上帝的道 (話語) 是真理,是我們的腳前燈、路上光、人生的指引;整本聖經啟示的就是上帝的道,教導的便是遵行這道,而信基督便是信上帝的道,因他用生命將上帝的道具體地實踐出來。


上帝的話語如是重要,所以研讀聖經是信徒生命及生活的重要事項,但人也可能因此錯誤地掉進僅止於研究的陷阱。研讀聖經的目的,應該像庇哩亞的信徒那樣,為要知道自己所信的是否正確;所以他們「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17:11),因為這道的確和人的生命、生活有著緊密的關係。


三. 行上帝的道

研讀上帝的話語 (或道、或律法) 是要領人更深入地進入信仰。信仰不是知識或學問,而是生命的指引和動力。然則,研讀上帝的話語有可能使人陷入僅只擁有知識卻沒有信仰的危險中。耶穌指出文士 (經學教師) 和法利賽人對律法很有研究,擁有豐富的知識或學問,也很會講道理教訓人,指責別人的錯誤,甚至藉律法定人的罪,增加別人的重擔,耶穌說:「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太23:4) 不過他們也只會這樣,一旦將上帝的經典合起來,他們的生命和生活與被批評的別人沒有兩樣。這說明了他們只會說,不會做,沒有見證的行動力。


耶穌用這些人沒有見證的行為做例子勸勉門徒:「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太23:3) 耶穌提醒門徒要遵行他們所吩咐的,因為他們講的道沒有錯,只是他們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是沒有真正信仰的人,所以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雅各書〉作者說:「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1:22) 又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2:17) 信仰不能僅止於知識,真正的信徒亦非只靠嘴巴做見證,乃是藉著生命及生活場域的實踐使人看見他內在的信仰,這才是真正的見證。


上帝的話成為我們的信仰之最重要意義乃在於生活上的實踐。有人喜歡誇口自己整本聖經熟讀了許多遍,可是頭腦所思所想、生活行為卻和無信仰的人一樣,這樣的炫耀反倒證明自己的虛假。因此,直截地說,關鍵問題在於有無將聖經之教導化作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部分,在生活上實踐出來。信仰若未能成為生命和生活見證的一部分,這樣的信仰有什麼意義和重要性?不過是像沒有太大價值的裝飾品罷了,丟棄亦不可惜!

結語:

有些基督信徒無能行道卻好說教,總是將眼光聚焦在別人眼中的細刺,看得出別人身上極微細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以及身上的大缺點,還自以為很完美,這的確是法利賽人或文士之信仰問題的再現。這些人的信仰表面化、儀式化、虛假化,使得信仰和生命及生活脫節,沒有關係。然而,真正的信仰應該是生命與生活的指針和動力。真正的信仰讓人有「生之勇氣」面對困難及挑戰,因為真正的信仰之源頭便是那無堅不摧的上帝。


【問題思考】
1. 嚴格來說,上帝的律法是上帝的「教示」,這教示對您有什麼重要意義?
2. 您認為基督徒要在生活上實踐上帝的教示 (聖經的教導) 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3. 可否請您與人分享自己陷入困境時,卻從上帝的話語中得到幫助或指引的經驗?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