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

聖經:路加福音12:49〜53
啟應:第23篇
聖詩:110、195、401

今天選讀的《路加福音》經文記載著耶穌的教導說:「我來是要把火丟在地上,假如已經燒起來,不也是我所希望的嗎?......你們以為我來是使地上太平嗎?不!我告訴你們,是使人紛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三個和兩個相爭,兩個和三個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12:49, 51〜53) 這一段話常常使人跌倒,或是引起解釋上的紛爭。有人無法理解耶穌為什麼這樣說,不曉得耶穌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和目的是甚麼,因為這一段話有激進或極端主義的傾向;也有人試著化解解釋上的困難,不惜扭曲文字的意涵。這樣的作法並不足取,而且對聖經或耶穌本身並不公允。

有的聖經譯本替《路加福音》這一段經文加上「分裂的原因」這樣的標題,指出信仰是和這世界產生隔閡與分裂的主要原因,也暗示兩者間的緊張與衝突之關係。但在《馬太福音》上則標示為「作門徒的代價」,暗示作門徒必須付出和俗世對立、分隔或面對各類型紛爭的代價。這兩個標題雖然仍有一些關聯,但兩者間還是存著某種程度的差距。

「紛爭」是人類社會難免的事,人與人之間因種種差異而產生距離甚至對立、衝突似乎也是自然的事,終究無可避免。因此有人認為「如何有效解決紛爭?」可能比「如何消滅紛爭?」更為重要。「消滅」可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但消滅所用強制或暴力之手段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有效解決」的效果可能也不必然永遠有效,但至少所衍生的問題較少。所以,尋求如何有效解決的方法似乎還是可行之道。

一、紛爭的原因
紛爭大都起因於「差異」(difference) 或「不同」。因為不同,所以有可能發展為「口語相爭」(sio〜chèn),也可能進一步成為「氣力相爭」(san〜chin),然後可能更進一步成為「鬥爭」,最後再進一步發展成為「戰爭」,意圖互相毀滅。相爭 (sio〜chèn或san〜chin) 也可能係因「不服」,或因「面子」,或因「意氣」而爭。東方社會許多富有的人離世之後,子孫為了財產繼承的問題常常鬧得翻臉成仇,但這是「必然」的結局嗎?或只是「偶然」(在某些條件下才會發生) 的?究其原因,卻不一定是分配不公,而是因為「不服」或單純只是為了「意氣」而爭執甚至爭鬥。

其實,人的社會本就充滿許多的「差異」,個人的性別、氣質、個性、家庭、教育背景、社經地位不同,思想不同、人生經驗不一樣,「差異」是極自然的現象。然而對某些人來說,差異可能意味著「排斥」甚或「敵對」、「對立」,因此很容易產生衝突與鬥爭,或甚至戰爭。政治上、社會上的極權主義思想就是不容許「差異」的典型代表,有這種思想的個人或組織對「差異」沒有耐心和容忍之心,也無法接納「異議份子」。遂而對這些人採取「監督」、「關監牢」,甚或「殺滅」的手段。

其實有不少可以化解因差異而生之紛爭的方法,例如「對話」、「溝通」、「接納」、「妥協」或「讓步」。當然,這不必然就表示一定能夠真正徹底解決問題,但至少這是一個面對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有這樣的態度,就有解決紛爭的可能性。上面提到的幾個有效解決之方法需要當事人擁有開放的心胸、願意傾聽與了解對方的心理準備與態度、同理心、設身處地的想像...等。這一些方法和態度正是我們的社會所缺乏而必須努力學習的,因為我們的文化有意無意地強調「個人」中心的思想。

二、紛爭vs.和平
耶穌這一段教導之內容所說的,似乎和他自己常常提到的「和平」之信息不同。在堪稱為山上寶訓之精華的「八福」裡面,其中第七條這樣說:「使人和睦(或譯:製造和平) 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9) 而今天讀的經文卻說:「我來是要把火丟在地上,...你們以為我來是使地上太平嗎?不!我告訴你們,是使人紛爭。」(vs. 49, 51) 兩處經文顯示出清楚的矛盾和牴觸。究竟耶穌是要教導人製造和平呢?或是要人製造紛爭?

第49節記載耶穌說的話:「...假如(火)已經燒起來,不也是我所希望的嗎?」這句話似乎暗示著他故意要擾亂天下,故意要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紛爭,而且還很得意目的已經達成了。那麼,他又怎能被尊為「和平之子」,是要為世人帶來平安的?更甚者,他還進一步強調解說他要帶來「紛爭」,而且還是在親人之間產生的紛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v.53) 如果他的目的是來製造家庭的紛亂,甚至鬥爭或戰爭,這豈不是違背了一般的倫理、道德原則,那要如何使世人相信他、跟隨他?他又要如何達成人與人之間的和睦?這個世界已經充滿了差異、矛盾、衝突、鬥爭、戰爭,耶穌來又要製造紛亂,世人抵擋他、排斥他又有甚麼不對?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莫不是要為世人的苦難、迷亂、紛爭帶來解決的方法和答案,求得平安與和平,為甚麼耶穌卻特別強調他要帶來紛爭、混亂,而不是太平?

三、信仰的紛爭
如果參考《馬太福音》經文的脈絡,我們可以知道這一段教導和成為門徒所可能面對的情境問題有關。耶穌的目的其實要說明作門徒或跟隨者,或是相信他所傳的道理並在生活上實踐者,他們可能必須面對的挑戰和困難情境。這些情境就是和俗世的觀念、價值觀、信仰理念...等的不同,甚至相反、對立。這是極困難的情境,而門徒、信徒可能甚至必須面對和自己的至親家人衝突的問題。簡單說,作門徒和信徒不要存著對個人之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幻想,反倒應該準備面對必須付出昂貴代價的情境。

從價值觀的角度看,基督教信仰和俗世的理念確實不一樣。基督教信仰的目標是要「翻轉」世人的價值理念的。保羅和西拉前往帖撒羅尼迦傳道時曾被猶太人看做是「那攪亂天下的」(徒17:6)。這裡說的「攪亂天下」可以被解釋為英文的「turn upside down」,意謂「翻轉」或更直白的說法:「把上面的翻到底下」。實際上,整本聖經所教導要人遵循的上帝的道理,即在於翻轉、改變世人的價值觀,讓世界變成上帝的國度的。保羅在《腓立比書》中說出自己成為基督之僕人後生命徹底翻轉的經驗:「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3:7〜8)。

從保羅自己的生命經驗我們可以看出:他「在主基督裡」之前的人生眼光和生命是一個樣子,之後的又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面貌。信仰帶來生命的改變與翻轉,可能一下子就變成世人眼中的「異議者」、「不合群者」,也因此可能被辱罵、排斥,甚至暴力相向。從第一世紀開始,基督耶穌的信徒因信仰而成為殉道者的例子不勝枚舉,直到今天,某些地區的基督徒因信仰的緣故而被殺害的例子還是時有所聞。因為基督徒的價值觀顯得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但,這是基督徒的問題,或世界本身的問題?

耶穌常常面對他那時代以色列社會的宗教界領袖,並且批評他們的虛偽作假,因為這些宗教領袖實際上已經頗受俗世價值觀(特別是「不能挑戰權威」這件事) 的左右而失去了信仰的精神,所以耶穌所傳「上帝國」的道理對他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因為「上帝國」的確是對俗世「權威」的挑戰和威脅。最後,他們選擇了「除掉」耶穌的方法,讓他不再發聲。這是典型的信仰紛爭、衝突、和牴觸!

結語:
「差異」或「不同」雖不必然、卻有可能引起紛爭。然而,耶穌和門徒、信徒的心卻非意在製造紛爭。不過,基督耶穌所傳上帝國的道理也難免引起俗世的對抗,這樣的對抗有時還是劇烈的,因此耶穌勸勉門徒必須看清楚所可能面對的情境和問題:跟隨他,不是為了將來想得到的權力和利益,或是美麗的夢想能夠成真,而是要認真思考及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與紛爭,這些挑戰與紛爭可能帶來財產的損失,甚至生命的喪失,這才是信仰追求的真相。若不認清這些可能的「事實」,卻誤以為信仰一定帶來世人在意追求的有形的、現實的「福氣」(金錢、權勢、利益),那就真的是生命與靈魂的失落了。

【問題思考】
1. 說說看您自己對耶穌這一段教導的了解和感想。
2. 如果接受基督的信仰會導致必須面對「紛爭」、「衝突」的結果,您還會選擇這樣的信仰嗎?
3. 您認為信仰能夠帶給您的是甚麼?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