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裡的人

聖經:馬可福音10:13〜16 (和合p.62, 現中p.73, 台漢p.52)
啟應:第37篇
聖詩:236、502、389

耶穌是一位十分擅長機會教育的拉比,常常在宣教、傳道現場隨機說出令人讚嘆的道理,今天所讀〈馬可福音〉記載的這個故事是其中一個實例。

這個故事應該是發生在耶穌向眾人傳講「永生」、「天堂」、「天國」或「上帝國」之道理的場合。「天國」是許多人喜歡聽的題目。對跟隨耶穌的大多數社會底層的群眾來說,想像中的天國是一個美麗、幸福、完美、值得去也應該努力爭取前往的地方。它是靈魂的終極歸宿,人在那裡可以卸下一切憂懼、勞苦、煩惱、不幸、怨嘆、不公義。對世上受欺壓或遭遇不幸的人來說,天堂、天國是最後得到平靜、安息的最理想之地方。

可是,耶穌傳講的「天國」或「上帝國」似乎和人們所想的不一樣。眾人想像的是可以讓靈魂安息的天上理想處所,而耶穌所傳的卻是上帝降臨,祂的旨意行在這裡如同行在天上的人間掌權處,是地上的上帝國,也是人必須參與締造才能成就的國度。這個上帝國是耶穌所傳之信息的核心,不論是用比喻、或是用直白、清楚語言陳述的講道,或甚至用行動表達,耶穌的整體宣教皆意在宣揚上帝國的一切,包括它的意義、內容、實踐與完成。

這是一個重要的大道理,門徒認為耶穌講道時不應該受到干擾。大人們要專注地聽,可是竟然有不識大體者帶著小孩子要來麻煩耶穌替他們按手祝福。這一群小孩在猶太社會裡是沒有地位的,他們的媽媽也是。比起天國的大道理,他們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瑣事而可以忽略。門徒出於好的動機,為了維持秩序,在現場阻擋、趕人,耶穌卻很生氣他們所做的,且進一步告訴他們天國裡的人就像這些小孩子那樣,為甚麼趕走他們?

一、天國的道理
天國是許多人嚮往的地方,但天國 (或:上帝國) 的真正內容是甚麼?是一個「去處」?或是一個「境界」?今天多數的神學解釋傾向以「境界」的角度去理解而視之為上帝的「治權」(reign of God)。這是很抽象的理解,可能許多人不太明白其真義,小孩當然更不用說了。

可是,天國 (或:上帝國) 只能這樣理解嗎?信徒死後進入天國是指進入上帝的「治權」嗎?死後進入有甚麼意義?難道生前不需要、不在上帝的治權底下,死後才需要祂的統治?這似乎不太說得通。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生時活在上帝的治權底下,離開肉體時則靈魂歸回上帝,與祂同住。

我們可以從耶穌所傳的道理明白「治權」是地上的事,指上帝在地上掌權,因此必須論及人的「順服」。但關於未來的天國,應該是指靈的生命「和上帝同住」?而「和上帝同住」的生命,並不是一個無法在世上達成的人生目標,而是可以實踐與達成的。〈創世記〉第五章記載以諾在世上活了三百六十五歲,其中「與上帝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育女。」(5:22) 然後「上帝把他接去,他就不在了。」(5:24) 以諾沒有經過「死亡」的關卡直接進入了上帝的國度!難道這不意味著以諾一生有三百年之久是活在地上天國或上帝國裡,最後直接進入天上的上帝國?

因此,天國或上帝國的意義應該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上帝在地上的治權,另一個則是靈魂或保羅所說的靈性身體 (spiritual body) 的歸宿。上帝在地上之治權的實現要求人謙卑順服。若人願意順服在上帝的旨意下,接受祂的帶領,實踐祂的道,這就是上帝治權的實現,也是〈詩篇〉第96篇作者所宣告的:「要在列國中說:『耶和華作王了!世界堅定,不得動搖;他要按公正審判萬民。』」王就是那一位擁有治權的最高統治者!

二、耶穌生氣了
門徒替耶穌清理傳道現場,希望他不受干擾,可是耶穌卻生氣了!為甚麼生氣?原來他正是為了門徒要趕走小孩的事生氣。耶穌的反應可能讓門徒、甚至其他人感到不解。婦女和小孩在猶太社會中一般是不受重視的,她 (他) 們出現在這樣的重要場合又要來麻煩耶穌是不恰當的。耶穌有甚麼生氣的理由?

我們若能更深入了解經文的脈絡,或許就能體會耶穌生氣不是單純因為門徒意圖趕走小孩,而是因為他們無法了解天國的意義,看不見天國就在他們眼前。他們因傳統的偏見 (女人與小孩是不重要的!) 而扭曲了天國的觀念,竟然要將天國的貴賓趕走,這是何等重大的謬誤!

究竟是甚麼樣的人才能進入天國?從耶穌和一些來求問永生或天國道理的人的對話中,我們知道他的回答並非都是一樣的。針對不同的人提出同一個問題,他總是給一個適合那人的答案,例如要變賣一切所有的去賙濟窮人 (路18:18-29)、要超過法利賽人的義 (太5:20)、要遵行天父旨意 (太7:21)、能認罪悔改得赦免 (路23:41-43),或如今天的經文所說「像小孩子那樣」的人就是天國裡的人。

小孩子有甚麼和天國有關的特點?為甚麼天國裡的人要像小孩子那樣?要認識小孩子,可能得先認識大人的世界是甚麼?其實,大人的世界充滿種種「問題」,而且常常是問題衍生更多的難題而不得其解。正如常言所說:「人是一個問題,而不是答案」。大人的世界可能充滿了自私、心機、欺騙、鬥爭、陷害、仇恨、手段。在一個強調個人主義、成功與勝利的人生、只重經濟發展、權力意志、權利至上與爭競或甚至鬥爭的世界裡,怎麼可能冀望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或以愛相繫?天國應該是一個遠離人間爭鬥、煩惱、不公、怨恨而能得到真正安息 (或平安) 的地方,其雛形就展示在小孩子的世界裡!

小孩子天真、單純、無心機 (不懂算計),所以我們稱之為「孩童的純真」。「真」當然意謂真實不虛假,這可能是大人世界最缺乏的。小孩子也無企圖心,或說無競爭心、不記恨,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他們單純的信賴感。小孩的信賴感表現在遭遇困難和無助時會尋找父母、大人、長者的幫助,這種單純的信賴適切地詮釋了人和上帝的依存關係。可惜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社會安全網絡,努力爭取穩當地擁有財富、地位、權力、名聲、黨派...等,也因此逐漸失去對上帝的信心和信賴,因為上帝是看不見的、不確定的、不可控制的。而小孩卻甚麼都沒有,他們只有依靠別人。門徒驅趕小孩的行動讓耶穌生氣,因為天國就在眼前,但他們竟然要把天國趕走!

三、上帝國;生命的
終極目標
生命的終極目標是進入天國 (上帝國),不管這個天國 (上帝國) 是天上的或地上的。但進入這個國度最重要的意義是「和上帝同住」。大人們努力追求這個目標卻不得其門而入,因為他們要求的是上帝和他們同住,而不是他們自己和上帝同住;或者他們被太多世事牽絆、矇蔽而看不清楚天國的真象,但還未社會化的孩童就活在天國中。

近年來,有些教會努力喊著翻轉社會的口號,可是我們也看見他們要翻轉自己都不是那麼容易,看不清自己常常有意無意地將世界的價值植入自己的信仰裡,以致用有問題的信仰理念要改造世界,沒想到自己是最需要改造的。

耶穌的天國或上帝國之宣教呼籲眾人一起參與上帝國的事工,就個人來說是實踐上帝的旨意,就群體來講則是建設一個以上帝的公義和愛的原則為核心價值的社會或世界。要把世界改造成天國是一個幾乎不可能達成的「理想」,可能終究會成為「夢想」,但教會應該持守這樣的理想,不應放棄,因為一個目前尚未達成的目標若有一天達成了,它就是理想,若只是腦子裡想想、嘴巴說說,從未有甚麼行動,則必然只是一種虛空的夢想。

結語:
耶穌傳道的主要信息是上帝國,這是一個實踐上帝旨意、遵行祂的道,改變世界的社會改造計畫。然而它不是以人的理念、想法為指導原則,卻是在認識人的有限和接受上帝恩典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是一個以上帝而不是以人為中心的計畫方案。遺憾的是,人的問題經常是無法將自己擺在祭壇上獻給上帝使用,而是以自己的理念、想法要求上帝助人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可能也是從兩千年前耶穌傳揚上帝國這個信息的時代,一直到今天仍然無法實現的主要原因。

【問題思考】
1. 為甚麼耶穌說天國裡的人就像小孩子那樣,他希望大人從小孩子的世界學甚麼?
2. 您認為「天國」或「上帝國」是甚麼?
3. 為甚麼「地上天國」的理想一直到今天都無法實現,以致今日世界的問題和以前相差無幾?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