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12)—聖神

聖經:約珥書2:28~29; 約翰福音20:19~23
啟應:第23篇
聖詩:175、172、402

今日是母親節,首先藉著這個機會向所有的母親在生養、照顧、教導子女成長上的辛勞表達誠摯的敬意與感謝,並祝福大家多蒙上帝恩典。很湊巧,「使徒信經」系列講道剛好安排到「聖神」這個題目。在基督教三位一體論神學傳統中提到上帝的本質和屬性時,有時會把聖神解釋為「母性的上帝」或「上帝的母性」;有人更因此主張不妨稱呼上帝為「天母」,而和「天父」有所區分。但不論是天父或天母,基督信仰所談論的都是唯一的上帝。這唯一的上帝,在基督教會傳統對祂的瞭解和認知 (或知識論) 上有三個面向:父、子、聖神 (靈),這是「三位一體論」的基本內容。

在三位一體論裡面,父、子、聖神 (靈) 指的都是同一位上帝。這三位雖然稱呼有別、性質不混淆,卻無法切割、分離。所以當一個人祈禱時提到「父」,隱含的意義其實包括子和聖神 (靈),提到「子」的時候也包括父和聖神 (靈),提到「聖神 (靈)」則隱含的意義當然包括父和子。可惜在教會信徒的用法中似乎常常有意無意地將三者切割、分離了。

20世紀深深影響近代教會生活的靈恩運動之思想特別強調上帝聖神 (靈) 的作為,主張教會或信徒若受聖神 (靈) 感動就有說方言、預言、醫病的能力,若沒有這樣的能力就表示缺乏聖神的感動,或甚至不屬靈。這樣的主張意謂唯有聖神可看見的神奇作為才是屬靈的證據,沒有這種證據的教會就不屬靈。有的人甚至斷言真實信仰的內涵就是上述因聖神感動而展現出來的能力,卻忽略了聖神多面向的工作。其實,聖神一直在教會和信徒的生活中與人同在,並非沒有特別的靈恩現象時就表示聖神缺席。

靈恩運動對教會的靈命復興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可惜人確實把聖神 (靈) 限制在一個狹窄的範疇內,這是錯誤的。

一、 聖神是上帝

在〈創世記〉的「創造故事」裡,上帝的神 (靈) 扮演了一個重要的關鍵角色。創1:1-2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面一片黑暗;上帝的靈 (或:風) 運行在水面上。」可以說,聖神 (靈) 的運行是創造的前奏曲;有了上帝之聖神的運行,混沌、黑暗逐漸退去,秩序、光明逐漸開展。這一節經文清楚表達上帝和祂的靈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創造者上帝運用祂的靈從事創造的工作,而上帝的靈就是上帝。

創6:3又提及上帝說的話:「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裏面;然而他的年歲還可到一百二十年。」(6:3) 可見,上帝創造人的時候不僅照著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顯然也讓人分享了祂的靈 (神),所以人可以用心靈和上帝溝通。宗教哲學家說:「宗教性是人與生俱來的。」(Religiosity is innate human.) 換另一種說法:上帝早就在人的裡面放了一顆尋求祂的心。

二、 聖神的工作

上帝的神 (靈) 不僅參與了創造宇宙的事工,也參與了上帝的一切事工。只要上帝做工,聖神 (靈) 也同時做工,因為聖神就是上帝。上帝的神 (靈) 所做的工,就是上帝的工,二者無法分割。如果將聖神 (靈) 的工看成和「父」上帝無關,或有等級的差別,這無疑是荒謬、無稽的事。

靈恩派有些信徒習慣批評傳統教會不屬靈,理由是這些教會少有靈恩體驗和現象。這樣的評斷意謂只有靈恩體驗與現象才是上帝與教會同在的證據。這也是錯的,因為上帝的工是多樣的、不受限制的。上帝在創造的事工中呈現自己為創造主,也在族群、甚至世界歷史中、在信徒個人生命裡呈現祂的帶領和同在。在信徒生命裡更呈現出極多樣的相貌。舊約聖經記載不少被揀選的上帝的僕人、先知、領袖等,實際上都是有缺陷、軟弱的凡人,但因著上帝的神 (靈) 和他們同在,所以能夠完成使命,成就大事,例如亞伯拉罕、摩西。

上帝的神在歷史舞台上引導人前行,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以溫柔、慈悲和憐憫的心,藉著摩西這位僕人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且一路與他們同行,寫下了「出埃及」事件的偉大史詩。聖神像母雞養育、照顧、保護、帶領小雞,期望小雞順利、正常成長。耶穌也曾經用「母雞」這個意象嚴厲批評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 」(太23:37)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提到聖神 (靈) 的多種恩賜以及信徒各種不同的事奉時,特別指出「恩賜有許多種,卻是同一位聖靈所賜。事奉有許多種,卻是事奉同一位主。工作有許多種,卻是同一位上帝在萬人中運行萬事。」(12:4-6) 在稍後的教導中,保羅更清楚說明了教會裡的不同職分其實都得自同一位聖神 (靈) 的恩賜:「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醫病的恩賜,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難道個個都是使徒嗎?難道個個都是先知嗎?難道個個都是教師嗎?難道個個都是行異能的嗎?難道個個都是有醫病的恩賜的嗎?難道個個都是說方言的嗎?難道個個都是翻方言的嗎?......。」(12:28-30)

今日選讀的〈約翰福音〉20:22-23經文,記載了復活的耶穌在即將和門徒分離的時刻特別賜予他們領受聖神「赦免」的權柄。耶穌在此所提赦罪的權柄,不是指擁有如同上帝赦免人的罪這種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其真義是像耶穌自己那樣犧牲生命而替人帶來與上帝之間的和解。「赦免」是慈悲、憐憫、寬容、愛的表現,這更清楚說明了聖神 (靈) 乃是上帝的愛與母性之一面。聖神一直在教會裡,教會則因領受聖神 (靈) 而有為人尋求和上帝和解的赦罪之權柄,如同母雞不記小雞的過錯,但期望小雞走正路一般。

三、 聖神的記號

人的軟弱使人無法用「心靈」和上帝保持順暢的溝通,反倒喜歡「看見」具體的現象,如說靈語 (方言)、預言、醫治...等。這些上帝所賜的特殊恩賜給靈恩運動提供了一個發展的空間,但靈恩運動最需要檢討之處,就是把上帝的神 (靈) 的事工侷限在這一個狹窄的範圍內。

靈恩運動產生的背景和教會之靈性的停滯、衰敗、腐化有關,而這些負面的現象則和人的罪性有關。靈恩運動的目的在於活化教會、重新得力,而非認為這樣才是教會的核心信仰。考察歷史,就可以發現從第一世紀開始直到今天,教會生命的延續主要在於教導 (講道、信仰教育、團契生活、操練見證與宣揚) 和傳承 (洗禮、聖餐),並藉著這些在耶穌基督之信仰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事工引導信徒回歸上帝的道。這一切也都和上帝的神 (靈) 之作為有關,因此「靈的感動」不能侷限在一些特殊之靈恩現象的小範圍裡。

保羅在他寫給教會的書信中,顯然表現出更重視信徒生命和生活的見證,而不強調特殊的靈恩現象。在〈哥林多前書〉裡面,保羅似乎有意貶抑說方言的能力:「我感謝上帝,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但在教會中,我寧可用理智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過說萬句方言。」(14:19) 而在〈加拉太書〉裡面,他強調基督信徒要結出聖神的果子:「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與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靠聖靈而活,也要靠聖靈行事。」(5:22-25) 此外在〈以弗所書〉裡面,他勸勉信徒要做光明的子女,結出光明的果子:「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要像光明的子女 - 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的良善、公義、誠實。......凡被光所照明地都顯露出來,因為使一切顯露出來的就是光。所以有話說:『你這睡着的人醒過來吧!要從死人中復活,基督要光照你了。』」(5:8-9, 13-14)

我們雖然無法用肉眼看見上帝的神 (靈),但聖神 (靈) 之工作腳跡卻無處不可發現。有人認為〈使徒行傳〉實際上是上帝聖神的行傳,這樣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初代教會使徒宣教事工能夠順利開展的背後理由,其實是上帝聖神帶領、推動而完成的。

結語:

〈使徒信經〉將聖神 (靈) 單獨列為一個條目,而和創造主上帝、救贖主耶穌基督並排,並非告訴我們有三個神,而是要我們意識到這三位都是同一的上帝,祂有三個重要的面向,這三個面向都一樣重要而有意義。這一位上帝既是創造主,也是救贖主,更是時時刻刻與人同在,從未離棄人類,反倒持續不斷保守、照顧人類迄今的「保惠師」(或譯:訓慰者)。耶穌指出這一位上帝是肉眼無法看見的「靈」,因此敬拜者要用「靈」和「真實」來敬拜:「上帝是靈,所以敬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真 (誠) 實敬拜他。」(約4:24) 耶穌的教導使我們明白:不必一定要親眼看見上帝和祂的作為才能信靠、相信祂,也可以用心靈和祂有更親密的交通。


【問題思考】
1. 靈恩運動強調方言、預言、醫病...等可見的「異能」,您的看法如何?
2. 說說看您如何和唯一的上帝作靈裡的交通?
3. 聖神 (靈) 的恩賜是甚麼?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