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6)—受苦的上帝

聖經:以賽亞書63:8~10; 彼得前書2:21~25
啟應:第50篇
聖詩:68、542、355 (聖餐用)、390

上帝是全能的、榮耀的,在祂沒有難成的事!若如此,祂會受苦嗎?第一、二世紀的教會面對靈智派 (Gnosticism,又譯為「諾斯底主義」) 主張上帝是靈,有永恆性,不可能和屬物質且只有暫時性的肉體結合,因此不可能受苦。所以,耶穌基督降生為人和受苦、釘十字架...等都只是「幻影」,而非實際。上帝之所以用「幻影」呈現在人面前是不得已的事,因為一般人缺乏可以認識「靈」的智慧。上帝必須用具體「形象」的方式讓人認識祂,但這只是幻象,而不是實體。

然而,今日被普世教會接受並常常在禮拜中由信徒誦讀的〈使徒信經〉,以清楚的文字這樣陳述子上帝耶穌基督:他「在彼拉多任內受苦,釘十架死,埋葬、落陰府...。」(台語譯文) 這樣的信仰告白建立在歷史和事實的根基上─耶穌在羅馬總督彼拉多的手上受審;被判決釘死在十字架上、遺體被取下並葬在墳中、且依當時人所相信的,他的靈魂落入陰府,這些細節的描述有甚麼重要意義?這是我們必須清楚知道的。

一、 上帝受苦嗎?

靈智派 (或諾斯底派) 主張靈的上帝不可能變成肉體的基督,所以人看見的是上帝的幻影,而信徒在地面上所見關於子基督耶穌的釘十字架、死、受苦等都是假象,唯有靈魂最後歸去的靈界才是真實的。這樣的主張當然深受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思想的影響。按照柏拉圖的說法,世界分為永恆的、善的「觀念界」和暫時的、會朽壞的「現象界」,而人的靈魂從觀念界來,取「肉體」的形式進入暫時的現象界 (我們居住的世界)。這世界是物質的、惡的、暫時的,有一天人的靈魂會掙脫肉體這個牢籠回到永恆的、善的觀念界。

面對諾斯底主義者的主張,《約翰福音》和《約翰書信》的作者也主張上帝是靈,卻相信上帝這宇宙終極的「道」化成肉身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裡,藉此和人同住,有恩典與真理充滿人間;而世間雖屬暫時,卻是真實的。《約翰一書》1:1~2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看見了,現在又作見證,把原與父同在,並且向我們顯現過的那永遠的生命傳揚給你們─。」作者意在告訴信徒這「原初的生命之道」(指耶穌基督) 是他們通過感官親自聽見、看見、而且摸過的,他是實在的,絕對不是「幻象」。因此,若上帝道成肉身不是幻象,而是實像,那麼從耶穌身上我們就很清楚可以看見上帝的受苦是真實的,不是假的,並且直到今天還是這樣。

二、 上帝與人同受苦難

世間多苦難,佛教認為原因出在人的貪、嗔、癡等慾念,若能斷念,就不致痛苦;基督教則認為苦難係因人違逆上帝旨意,以自己為大的罪所引起;而《約伯記》則認為不知其原因,所以無從問起,問了也是白問,我們還是聽不見、找不到答案。聖經不乏關於人受苦的描述,上帝卻一直都保持沉默,沒有回應,所以當人遭遇苦難時也只能問要如何面對,追根究柢其原因是無意義的。

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沉默》這本小說和改編製作的電影,內容述說第17世紀葡萄牙耶穌會神父在日本宣教所遇到導致他們背棄信仰的迫害。內容的重要主題之一是上帝在信徒受難時保持的沉默。其實,四福音書記載了耶穌在十架上受苦的事蹟,上帝也是沉默的。

猶太作家Elie Wiesel在他的小說《Night》(暗夜) 裡面,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猶太人遭受大迫害,上帝卻一直保持沉默的問題。其中一幕描寫一群關在納粹集中營裡的猶太人被召集觀看幾位囚徒的吊刑。受刑人中有老年、壯年,和年輕人,死得最快的是老年人,最慢的則是比較健壯的年輕人。這些年輕的受刑人有的需要一、二十分鐘才斷氣,場景十分悲慘。行刑過程中,沉默的群眾裡有人忍不住問:「上帝在哪裡?」不久後聽見細微的回答:「祂被吊死在刑架上!」作者藉著這樣的故事,表達上帝雖沉默,但祂親自參與了人的痛苦與受難,因為祂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被吊死在納粹設立的刑架上。

聖經多處描述上帝因為人的緣故而處在受苦的情況中,例如《創世記》6:5~6記載上帝「後悔」(和合譯本) 造人而心中「憂傷」:「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大惡極,終日心裡所想的盡都是惡事,耶和華就因造人在地上遺憾,心中憂傷。」(和合修訂版譯文) 舊約五經、先知書等也常常描述上帝的「憐憫」、「憐恤」,以及站在弱者那一邊的情形,最著名的可以說是《路加福音》第19章所記載出自耶穌之口的「浪子」之比喻,這一則比喻傳遞了天父那細膩且綿延不斷的心靈之苦。

此外,上帝之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甚至死。他所受的不是自己罪有應得的苦難,是因與有罪之人同在而受苦。所以,基督徒相信上帝不是遠離世間、不沾俗塵、住在高天之上至聖至潔的神明,而是關心人、伸手解救人,哪裡有苦難、祂就在那裏的一位神祇。

三、 受苦何用?

如果上帝是一位救苦救難的神,為何祂不迅速伸出援手,化解人間的苦難,卻任令軟弱的人面對種種痛苦?《約伯記》的作者以辯證的手法和戲劇文學的形式檢視了這個問題,卻提不出明確的答案,最後則讓上帝親自現身回應約伯和他的三位朋友,以及最後出現的以利戶,且在最後一章讓約伯說出一句重要的信仰告白:「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 藉著這樣的描述,作者告訴我們:上帝在整個過程中一直都沒有離開受盡苦楚的約伯。

初代教會信徒因信仰之故而面對被迫害的苦難,如同《沉默》書中的傳教士和信徒因信仰而受苦一般,但作者只能給予安慰和鼓勵,並未提供原因說明。對初代教會的領袖來說,受苦如同靈性淬鍊的過程,是讓信徒的心靈提升與超越的手段。其實,這樣的思想也常常出現在感動人心的文學作品裡,希臘悲劇故事在這一方面的表達更是傑出。

然而,至高上帝為何受苦?耶穌基督為何必須遭受極大的苦難而死?他所受極致的苦藉著在十字架上吐出的話表達了出來:「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麼離棄我?」(太27:46) 從聖經有關「道成肉身」這個信仰教理的教導,我們知道這表示上帝願意施展祂的愛,且以行動犧牲自己而與世人同在,一起受苦,並且更重要的是藉著耶穌基督生命的表現,希望信徒也如此效法。《彼得前書》作者說:「你們蒙召就是為此,因為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為要使你們跟隨他的腳蹤。」(2:21)

結語:

我們今天要一起和主耶穌基督同桌領受聖餐,當以感恩的心來領受。聖餐的最重要意義是分享基督耶穌的生命,記念他的教導,行止、和生命的典範。耶穌的生命並非只有得勝、榮耀,與祝福,他在世上短短的生命見證了上帝與受苦的人同在,而他自己最重要的生命抉擇就是順服在上帝的旨意下,走上十架之路,因為這是實現上帝國度的唯一道路。願聖靈幫助我們領受基督的餅和杯的時候,深刻地體會所領受的其實是基督為人受苦的生命。


【問題思考】
1. 上帝如何和人一起受苦?
2. 對您來說,人世苦難有何重要之意義?
3. 人一定要經歷苦難心靈才能獲得淬鍊而提升嗎?如果一個人一生都在舒適、安逸中度過,難道不也是上帝的祝福?如果不是祝福,則他應該如何?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