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你所要的

聖經:約書亞記24:11~18; 使徒行傳28:23~31
啟應:第50篇
聖詩:301、468、389

信仰是一種價值觀,但不是只存在於頭腦裡的一種觀念,而是和人之生命及生活息息相關的原則與態度;選擇一種信仰,就是選擇一種生命原則和生活態度。一個人有了某種信仰,他的生命和生活就會深受影響,行為也會自然地表現出所選信仰的實踐來。

真正的信仰並非可以隨時或任意改變的;隨便改換信仰通常只證明了這位「信徒」是假的,或是一位只求自己最大利益的投機者,這人其實相信除了自己的利益最重要,其餘皆次要。這樣的信仰態度只顯露出它的荒謬性,無法見證信仰的真實。試想有人因向神所祈禱的需求未得應允與滿足,便捨棄所拜的神明於不顧或因此翻臉離去,則這位神明到底真的是神或只是這人的「僕人」?或說這人才是真正的「主」?這種未把神當作神的信仰,本質上就是假信仰。

台灣是一個宗教興盛的地方,全國各地廟宇、神壇、佛寺、教堂林立,可惜認真探究起來卻是一個缺乏真正信仰的社會。雖然許多人熱中宗教活動,也喜愛藉旅遊之便造訪各地寺廟,拈香拜神,造成香火鼎盛的現象;但這些宗教行為的目的卻十分單薄,只是為了求取各路神明的庇佑、保護、賜福,而不是為了追求明白宗教信仰的道理,好作為生命與生活的指引,難免容易受神棍拐騙而失財、失身。因此,認真尋找正確的、對的宗教,努力追求正確的信仰教導 (所謂的「正信」) 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今日選讀的舊約〈約書亞記〉經文記錄了約書亞將軍退休前演講的一部分,其中一段話對以色列人深具重大意義,表達出對他們進入迦南地後所產生的信仰混亂之挑戰。


一、 祂是我們的上帝

人的生命及日常生活常常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選擇,其中不少選擇對生命及生活的影響不大,有些則深具影響,因此怎樣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這也需要智慧判斷的能力和決定。選擇信仰應該是屬於影響一生的決定,值得特別重視。如前所述,選擇對的信仰並以嚴肅、認真的態度遵行信仰的教導至為重要。可惜,人的選擇和認識時常出錯,而出錯的原因多是因為認識不足,追求不深,心胸不夠開闊,以及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所致。

以色列人究竟從何時開始就有宗教信仰已經很難考察,但清楚認識和他們民族有密切關係的耶和華上帝應該是在曠野飄遊時期開始的,隨後在更成熟的時期發展成獨一神的信仰。聖經提供的資料使我們知道亞伯拉罕出身於古巴比倫東南方的吾珥城,那時的世界屬多神敬拜之環境,也允許家族神的信仰和雕刻神像來敬拜。〈創世記〉31:1~42記載了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帶著家人,也就是母舅拉班的兩位女兒利亞和拉結並子女、家僕等,從拉班家逃走時拉結偷了父親家的「神像」,並將它藏在駱駝的馱簍裡。這個記載說明了耶和華信仰在那個時候並不明顯。

即使耶和華宗教尚未建立,但神的敬拜在更早期的人類社會中已經存在。有些宗教學者確信「宗教性」(religiosity) 是人與生俱來的。這宗教性指的是自然存在於人性中尋求神的動機和驅力。大多數的人類在體認了自己的軟弱和有限時,也都相信宇宙、世界有超越者的存在,即使人無法以肉眼看見。除了相信及接納神的存在之外,大多數人也認為神是善,也是大慈大悲、願意幫助人、替人消災解厄、救護人的超越者,他就是人的上帝。人必須以崇敬的心尋求他、敬拜他,祈禱他庇佑。認識神也因此是一種智慧、聰明的行為,如〈箴言〉的作者所說:「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7) 或「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9:10)

二、 我們選擇事奉祂

約書亞退休前的演講,主旨在於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忘記是這位耶和華帶領他們的祖先出埃及、行走曠野路,並在那裡照顧、養育、帶領及操練他們的後代,最後領他們進入迦南地。進入迦南地的一切過程皆是上帝的恩典作為,不是以色列人自己的功勞,他們必須牢牢記住這些歷史上的事實。接著,約書亞挑戰以色列這些人民領袖,他們必須選擇所要事奉的對象,因為此時的以色列人在信仰上似乎陷入了模糊、混淆的錯誤中。他們的祖先在埃及隨著埃及人拜各樣的神明,曠野時期在大河那邊有人隨著當地人拜他們的神明,現在住在亞摩利人的地方也有人要入境隨俗,跟著當地人拜他們的神明,所以約書亞要他們再次公開告白他們的信仰,讓大家知道他們選擇什麼樣的信仰對象,表明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說到自己的信仰,他則見證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v.15)

約書亞強調他和他們一家人選擇一生事奉耶和華,因為耶和華一路與他們同在直到此刻。約書亞及其家族的信仰,明顯建立在親身經驗上帝與人同在的基礎上。這位自我介紹名字叫做「耶和華」的上帝,從帶領以色列祖先脫離埃及受奴役之地,引導他們進入曠野成為自由人卻遭抱怨連連,又用耐心寬容、教導、試煉、造就他們,一直到進入迦南地,整個過程中不論在飲食生活上、信仰上,或軍事行動上一路陪同又充分提供他們所需的,這些歷歷在目發生於過去和以色列民族生命關係密切的事實,便是約書亞對耶和華上帝的信仰基礎。他的信仰不是得自冥想、默思的觀念,而是生命和生活經驗的感受及體會,這是建立在真實基礎的信仰,也是根基穩固、紮實的寶貴信仰。

即使是這麼有根基的信仰,約書亞的信仰也是一種有勇氣的告白和有意義的選擇。許多人即使獲得一些上帝與他同在的特殊宗教體驗,也可能選擇不信,更不可能做出公開的信仰告白。或者,他們可能選擇相信這些遭遇只是一種隨時可能發生的「巧合」。約書亞選擇公開告白耶和華的信仰,且挑戰以色列的人民領袖做清楚的信仰宣告,順便釐清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並藉此凝聚了族群與社會的共同價值觀,這實在是一件極有智慧的作為。

三、 放膽傳講上帝的國

新約經文記載了保羅生命結束前做的一些事工。保羅的基督信仰是特殊的,建立在個人「生命」體驗的真實經歷上,而非觀念上,亦屬根基紮實的信仰。

保羅原本是一位敵基督者且熱心四處捕捉基督信徒給予懲罰的法利賽人。他認真研究「律法」,且以行動與實踐證明心裡所信的。他不認為自己在迫害基督徒,反倒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符合上帝的旨意。直到他在前往大馬士革執行捕捉基督信徒的任務途中親自經歷了與耶穌的會遇和對話,又花了三年時間在阿拉伯曠野重新整理自己的信仰,才成為一位基督的追隨者,更認真、積極投入宣揚基督耶穌的事工服事中。

從迫害基督徒到遇見耶穌基督,然後再到積極宣揚基督,這一生的變化不可說不大,也是一種嚴肅的、勇氣十足的信仰選擇,因為他劇烈的生命變化超過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有人可能懷疑他是偽裝、做假的,但保羅用積極的行動證明自己的信仰選擇。選擇成為基督的信徒並沒有替保羅帶來世上的名聲、權位、與榮華富貴,反而讓他經歷種種的危險、苦難、挑戰,並且劇烈地改變了原本持有的人生觀,且視世界一切如糞土。保羅在〈腓立比書〉中簡要地描述自己生命改變的部分經歷:「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迫害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責的。只是我先前以為對我是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的緣故而當作是有損的。不但如此,我已把萬事當作是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贏得基督,並且得以在他裏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而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基於信,從上帝而來的義,使我認識基督,知道他復活的大能,並且知道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許我也得以從死人中復活。」(腓3:5b~11)

保羅選擇了基督的信仰,卻必須放棄世間的榮華富貴與享受,歷代許多選擇服事基督的認真之信徒,不但沒有享受,反而受召成為宣教師而必須捨棄一切,離開家鄉、親人以及一切可能的發展,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孤單地傳楊福音、服務不一定懂得欣賞、感恩的「異教徒」,有時還得擔心生命被殺害的危險,若這些都是真的,你還要選擇基督為終身信靠、敬拜的對象,而基督信仰為一生信奉的信仰嗎?你希望能夠因此獲得什麼?保羅選擇一生傳揚耶穌的上帝國之福音,那麼什麼是你的選擇?

結語:

約書亞誘導及挑戰以色列人領袖做出清楚的信仰宣告,並且強調這是他們的「選擇」,其意義在於喚醒以色列人重視耶和華的信仰,因為這個信仰是有根基的,不是隨便的、或從外面附加來的。信仰是生命的選擇,建立在人生經驗和體會上,和「不忘記」這位一直陪伴著以色列民族生命的上帝。這樣的信仰建造,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注意學習的地方。


【問題思考】
1. 我們如何相信一位肉眼看不見的上帝?
2. 為什麼信仰是一種生命原則和生活態度的選擇?一個人沒有信仰又表示了什麼?
3. 信仰和生活實踐及見證有什麼密切之關係?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