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疑難問題(11)-〈詩篇〉77:10

我說,至高者右手的能力已改變,這是我的悲哀。

可能有不少信徒都曾經抱怨過上帝在他人生遭遇困境時沉默不語,不回應他的祈禱,讓他自己孤單地承擔眾擔,因此對上帝深感失望,甚至否認上帝。對於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詩篇〉第
77篇提供我們一個值得注意的參考。

作者在前半段
(vs.1~10) 中發出嘆息的疑問,不過他未曾懷疑上帝的存在,只是心神不寧地不斷質疑為甚麼上帝不出手救他:「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他的應許世世廢棄嗎?難道上帝忘記施恩,因發怒就止住他的憐憫嗎?(vs.7~9) 到了第10節,作者忍不住發出喟嘆說:「我說,至高者右手的能力已改變,這是我的悲哀。」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耶和華上帝的極度失望,因為他體會到祂已經不再是他以前所認識、相信的上帝了。現代中文譯本則將這一句話譯做:「最使我傷心的是至高的上帝不再是大能者了。」雖是過度的翻譯,卻將作者的深度絕望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如何,這一句話真確地表達出作者對上帝之信仰的破滅。

按此一詩篇的篇首註記,作者是大衛王時代在聖殿中任職詩班長的亞薩所寫,是一篇禮拜時提供會眾一起吟唱的詩,那麼詩裡的文字所表達的應該不僅限於個人的情緒,也表現出以色列人的整體感受。在受苦不斷的曲折歷史中,這首詩在某個程度上表現出以色列人在信仰上對耶和華上帝的極度失望。

然而,作者並沒有因此引導以色列人逕自走入歷史的絕望情緒裡。第
20節的詩句提到以色列先祖們經歷過的歷史事實:「你曾藉摩西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領羊群一樣。」和第10節對照來看,這一節經文顯得很特別,因為它呈現為對耶和華信仰和信心的再確認 (re-affirmation)

絕望中,作者如何引導以色列會眾不失去對上帝的信仰?在這一篇詩的後半段經文中,作者使用諸如「記念」
(v.11)、「思想」(v.12a)、「默念」(v.12b) 等字詞去回想上帝在歷史上的作為。「回想」(recollection) 上帝的歷史作為的確是不失去對祂的信心的關鍵。人通常是健忘的,領受了上帝的恩典不久後就忘記了,或甚至視為理所當然的平常。但記念、思想、默念等行為可以幫助人回到歷史的現場,再度重現 (re-presentation) 當時的情境,如此便可不忘上帝的恩典而保持不變的信心。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