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比喻(8)─新舊難合

聖經:以西結書36:24~28; 馬太福音9:14~17
啟應:第1篇
聖詩:121、538、391

首先,要恭喜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國家,藉著和平的民主程序,台灣人民在今年一月選出了新的總統,希望由她組織新政府來帶領國家走出多年來的困境。我們也感謝上帝的眷顧和帶領,新總統蔡英文在五月20日 (星期五) 上午順利就職,新、舊政權的交接也已經完成,台灣國家的新里程碑已經設下。可是,橫在我門前面的,可能不像保羅所說「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那麼輕省、容易。

我們不知道舊政權留下來的爛攤子有多嚴重,以及多少難以處理的舊事、垃圾等著新政府去整理和清掃,但很高興新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新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解決問題」。過去的政權強調權力,一旦失去權力便如喪考妣,呼天搶地,甚至呼籲流血革命 (2004年的戲碼),完全不重尊民主的精神和原則,不願承認權力屬於人民而非屬於政府,政府權力的源頭是人民所委託。舊政府仍然停留在鬥爭、奪權的舊思惟,和新時代的精神全然脫節,以致常有許多可怕的作為,把錯的當作對的,顛倒是非與黑白。

我們希望這一切都要改變,因為在一個新的時代,人的思惟、處事態度、方法必須更新,不能再依循過去的習慣。既然走到了新時代,面對新局勢,當然必須準備好開創新局。感謝主,按照第二季教會事工計畫表事先排定的,今天的講道主題恰好是耶穌「新舊難合」的比喻,頗能反映這個時刻的需要。這或許是上帝奇妙帶領的結果吧!

時代一直在變遷中,有時快有時慢,人的社會生活甚至宗教思想的表達也會隨著改變。但在改變中可能會生出一些質疑:時代變遷中宗教思想、生活和表達的改變是否表示信仰的變質?或如一些樂觀者所說,這不過是隨著時代所做的一種調整而已,沒甚麼嚴重!這樣的答案其實引發了另一個特別值得深思的問題:若信仰能夠或必須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那麼真正的信仰核心究竟是甚麼?信仰的改變不就是質變嗎?信仰變質是因應時代變遷的策略或是墮落?信仰若變質,則還是原來的信仰嗎?信仰若允許變質,那麼信仰的本質是甚麼?耶穌「新舊難合」的比喻多少提供了我們一些值得參考的省思。

一、 禁食的問題

耶穌說出這一則「新舊難合」比喻的脈絡是回應施洗約翰門徒所提的禁食問題。施洗約翰是末日型的先知,他居住在約旦河邊的曠野,穿駱駝毛衣,吃蝗蟲野蜜,過的是和這人間有著某種隔離的生活,所傳信息的兩個重點是:1.天國近了;2.你們應當悔改 (參考馬太3:2)。面對天國的迫近,約翰教導自己的門徒要過一個嚴謹自律的修道生活,因為天國近了表示末日即將降臨,上帝的審判很快到來,所以人應該謹慎自持才能免於審判後的懲罰。「禁食」可能就是他和門徒謹守的修道生活項目之一,屬於嚴謹宗教操練的規範。

施洗約翰遭害之後,耶穌立即出來傳道。他起初所傳的和施洗約翰所傳的一樣,主題完全相同,但不久之後,耶穌開始進入人群當中,傳揚天國的「福音」,不再是天國的「審判」,而且在生活、行為上也和施洗約翰一派人幾乎相反。所以,施洗約翰的門徒看見了耶穌和他的門徒不作禁食的操練,過嚴謹的修道生活,反而常常和一般「罪人」混在一起吃喝歡樂,使他們無法理解遂向耶穌提出質疑。

耶穌解明當時是「新郎」同在、天國來臨的時代,是個可以歡樂領受恩典的時代,但有一天新郎要離去,屆時人就必須哀哭、禁食了。同樣是「天國」的信息,施洗約翰將它看作是未來「審判」的記號,而耶穌則將它視為「恩典」的象徵。這是他們最大不同的地方。耶穌用「新郎」這個象徵解釋天國降臨有如婚宴的喜慶一般,也是新郎與賓客同在的一刻,是值得歡樂的時刻。他也進一步說,當「新郎」被帶走的時刻,眾賓客就要哀哭了。

禁食是宗教信仰操練的重要項目之一,這樣的操練需要內心真誠,而非僅只外表遵循。然而上帝曾經藉著以賽亞先知的口譴責以色列人:「看哪,你們禁食,卻起紛爭興訟,以凶惡的拳頭打人。你們今日這種禁食,無法使你們的聲音聽聞於高處。這豈是我所要的禁食,為人所用以刻苦己心的日子嗎?...」(參賽58:4~5) 禁食幫助人更能親近並集中精神在上帝和祂的教導,但禁食的宗教儀式卻不一定帶領人到上帝面前。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心軟弱,常常從新退化為舊、從肉心變成石心、或甚至向下墮落。所以以西結先知傳遞了上帝的信息說:「我必灑清水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絕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36:25~27)

人的外表信仰行為可以藉著偽裝來呈現,但信仰的心靈和生命確實需要常常借助於上帝的靈的幫助與更新。以西結先知的信息讓我們明白了宗教操練的重要所在:我們需要的是心的改變,心若改變,外在的行為也就容易隨著變化。

二、 「定時」的意義

耶穌所說關於新郎同在之時賓客同歡,新郎被帶走時賓客要哀傷禁食的教導相當程度地反映了〈傳道書〉所說「萬事都有定時」的教導:「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丟石頭有時,撿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拋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沉默有時,說話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有時。」(3:2~8)時間、時刻、或時機其實也是一種規律,也是「道」(logos) 的一種呈現,讓人可以遵循的法則。不論是日夜更替、四季輪換或是其他和人的生活作息有關的事都有一定的規律。時間紊亂、作息不定必將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命導致失序與失去健康。整個宇宙所顯示的一切,包括星球軌道的運行、人世倫理、道德的規範,甚至生活細節中的應對進退等在在顯示某種重要的律則,且因這個律則還具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所以算為正常。

然而,我們也漸漸發現現今的世界和社會似乎有嚴重失序的傾向,不論是自然界或人的社會都因為某種程度不同的失序 (disorder) 而導致混亂 (chaos)。現代人似乎不再重視秩序與律則,卻致力於追求突破規範的束縛,重視個人自我的完全實現和利益,因此努力追求的是各種可以讓自己滿足的權利與權力 (power)和力量,是非對錯不再受重視;在政治生活的公領域上,失去了統治權力的人心裡期待的是如何再把政權搶奪回來,而不是自己應該如何反省與改錯,因此很容易將反對黨視為「敵人」,將眾所期待的「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 解釋為「報復」(revenge/retaliation) 的手段,不知這是讓世人笑話且使人感到可怕的嚴重誤解。

「失序」的原因是由於人們獨尊「自我」的重要性和追求不受限制的、無拘束的、放任式的「自由」(laissez-faire freedom)。自由當然重要,特別是向獨裁者、高壓強權表達抵抗的自由。但自由若無限上綱發揮到只有自我意志的展現和自我完成的極限則是問題,因為人並不是一個完全自我獨立於世的存在個體。在人之上有上帝和天理,在人左右也有許多與他/她平等的「他者」。

三、 耶穌的教導

新時代來臨時若仍隨從舊思惟、舊心態、舊處事方法,則必然產生扞格、衝突的不和諧情況。耶穌在這一則比喻裡說新布不能補在舊衣服上,否則舊衣服必被扯破,新酒也不能裝在舊皮袋裡,否則舊皮袋必被撐破而損害無用,連新酒也流光,兩者都損失了;舊衣服要用舊布縫補才能兩全其美,新布只能製作新衣服,而新酒一定要裝在新皮袋裡,如此才能讓兩者都得到保存。

耶穌那時的舊時代依賴律法的約束,使人嚴守律法卻不明道理,只是依樣畫葫蘆,徒具形式而不明其精神,因為眾人被教導若不遵守,則當天國降臨之時必被懲罰,所以即使行為思想合乎律法之要求,真誠的「宗教心」卻失去了。這樣的律法和這樣的宗教行為有何意義?〈以西結書〉傳達了上帝要改變人心的重要信息,讓人從裡面自然地行合乎律法之事,而不是表面地被迫依法行事。宗教信仰與生活需要有這樣的內涵。

耶穌所理解與傳達的天國是「福音」,是上帝降臨世界拯救罪人的恩典時刻,人應該以喜樂的心歡喜迎接。在「新舊難合」這個比喻裡,耶穌傳講的主旨應該是:新的時代人應該用新的態度、思惟、和方法去面對與處事,不要再用舊的已經僵化、甚至死亡的傳統去綑綁自己,因為信仰是人之活潑生命力的動能。信仰誠然有其古老的傳統,但傳統的精神常常因為年代久遠而被人遺忘,徒留沒有多大意義的形式。因此即使是很好的宗教傳統,也不能只顧其形式而忽略甚至忘卻其精神所在。

結語:

近幾年來,台灣社會因政治異常而顯得脫軌,我們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次可以重新調整再出發的機會。面對新時代,每個基督信徒和全國國民都應該有新的思惟、態度、方法,也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一分心力一起經營這個多苦難的國家和社會。


【問題思考】
1. 您認為「禁食」這種宗教操練的意義是甚麼?
2. 面對舊宗教及信仰傳統時採用新思惟、新態度、新方法應該如何取得平衡才不至於扭曲信仰的本質和價值?
3. 耶穌為何摒棄施洗約翰嚴格的修道方式 (出世) 和傳道,轉而採取積極進入人群 (入世) 的傳道方式?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