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比喻(7)─兩種根基

聖經:以賽亞書26:1~4 (和合p.834, 現中p.891, 台漢p.772)
馬太福音7:24~29 (和合p.9, 現中p.12, 台漢p.8)
啟應:第 29 篇
聖詩:256、608、389

耶穌所說的比喻和他使用其他形式所傳的信息或道理一樣,基本內容係關於「上帝國」或「上帝的掌權」。他的講道,甚至所行醫病、趕鬼的神蹟,其終極目標都指向「上帝國」的實現。他所說的「兩種根基」這一則比喻也和上帝國有關;從表面上看,其主旨淺顯易懂,所要闡發之內容焦點在於信徒聽道和行道的議題。因上帝國的實現需要信徒身體力行來促成,所以聽道與之後的行道就顯得十分重要。

耶穌藉著這一則比喻闡明了聽道雖然是信仰的源頭,但信仰的真正關鍵不在於「聽道」,而在於聽道後的「行道」,因為聽了道卻不行道,無法形塑成真正的信仰,聽了道而後去行的,才能塑造成有根基的信仰。這樣的闡釋和〈雅各書〉作者所主張的相同:「但是,你們要作行道的人,不要只作聽道的人,自己欺騙自己。因為只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觀看自己本來的面目,注視後,就離開,立刻忘了自己的相貌如何。」(1:22~24,合和本修訂版,以下皆同) 這一段話清楚地指出聽道而不行道,最後總是一場空,甚麼也不會留下。

行道才真正是信仰的本質,因為信仰不只是一種觀念或思想,它是人的生命發展所依循和遵行的原則。儲存在人腦中的,可能只是一時或短暫的資訊和知識,時間久便可能遺忘,無法成為信仰;若要成為生命所依循的原則和信仰,則必須不斷在生命的過程中實踐、練習、操練、反省、檢視,在潛移默化中使它和生命結合成為一體,成為生命重要的一部分。

一、 上帝的道

正如保羅在〈羅馬書〉中所說:「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10:17) 基督徒的信仰最初來自於聽道,然後歷經生活經驗的體會更進一步紮根在生命中。聽道的確可以說是信徒信仰的起點,所聽的「道」,依據保羅的說法,乃是「基督的話」,也就是耶穌所傳「上帝國」的信息。因為有這一個共同的信息源頭,所以基督徒才會有相同的信仰,即使每個人對於這「道」和「信息」所領受的不一定相同。

討論「信仰」或「信道」議題的時候,我們必須先問「人需要信仰嗎?」這個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必須進一步問:「人需要甚麼樣的信仰?」或是「人需要正確的信仰 (正信) 嗎?」其實,幾乎每一個人都很自然地有信仰:有的人信上帝或神,有的人相信佛或道,但有些人則不信超自然的存在,只相信看得到的一切,或甚至只相信自己。最後一種也是信仰,因為這種「只信自己」的想法必會影響個人生活和生命的方向以及行事、為人的態度和抉擇,這和相信超越者的存在,並且選擇願意使自己的生命遵行這超越者的旨意,性質上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只信自己」和「相信超越者」的信仰都是一種生命哲學、一種價值觀,絕對會顯露在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態度和抉擇上。所以認知信仰的對錯或好壞,選擇某種正確的信仰是很重要的;信對了終生蒙福,信錯了毀壞一生。

一個好或正確的信仰對人至少有三個重要的作用,即:○1指引人生方向;○2賦予生命意義;○3豐富人生內容、提升人性。真正的信仰必然影響一個人在人生方向上的選擇和決定;沒有確定信仰的人等於人生沒有方向,容易造成人生的迷失或迷航,也因此不知道生命的真正價值在哪裡。其次,好或正確的信仰教導人清楚認識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終極目標,好使人知道生命的追求和真正的價值是甚麼。最後,好而正確的信仰一定能夠豐富人的生命內容,也使人性獲得提升。實際上,並非所有的宗教都能豐富生命、提升人性。我們看到有人誤信某種宗教的扭曲教導而使生命陷入迷信的困境,也有人誤信錯誤的信仰而使自己的人性墮落、掉入無可回復的黑暗深淵。

耶穌所傳的「道」或上帝國的「福音」,目的則在幫助人的生命獲得提升,達到「上帝 (或天)」的標準,亦即使人和上帝的旨意 (用通俗話說:「天理」) 密契相合,不再單單只為「自己」設想,而能成為上帝的同工,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此,則又意謂著在地面上的人之國度得到更新、改變,成為上帝掌權的國度。這,正是人類社會歷史上不斷出現、人所追求的「理想國」或「烏托邦」之目標。

二、 聽道與修道

信道來自聽道,聽道則因有人傳道,保羅說:「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 如前面所述,耶穌傳講上帝國的道是要帶領、幫助人和上帝更親近,更藉此提升人性之高度。當然,這樣的目標絕不會僅藉著聽道就可以達成,乃必須藉著不斷在生活經驗中修練才能夠完成。有些宗教強調修道必須在僻靜的山林野外、人跡罕至之處進行,才可以不受干擾地安靜、默想,檢視內心,與內在的或外在的神聖者對遇;但基督宗教則鼓勵人在實際的生活場域中驗證所聽、所信的道的真假、對錯,唯有經過不斷驗證成真的道才能成為真正的信仰。

是故,關於信仰的形塑與進步,基督信仰不用「修行」而用「操練」,強調的重點在於不斷「練習」和「實踐」,在實踐中驗證並增進信仰的根基和深度。對於信仰的修行,我們可以質問:個人修行日深,和上帝的關係更親密後又該如何?聖經記載耶穌曾經帶著彼得、雅各、約翰等三位門徒一起上一座高山,門徒看見耶穌在山上變貌,顯出了榮耀的身分,同時又看見了摩西 (代表律法傳統) 和以利亞 (代表先知傳統) 的形象,覺得長住此地是一件極美好的事,因此提議建三座棚子分別給耶穌、摩西、和以利亞住,但耶穌最後還是帶他們下山。這一個深具象徵意義的「異象」,讓我們明白最美好的信仰不是在清靜的高山上供人膜拜,而是要在繁囂的人世間予以實踐和應用。換句話說,信徒得道後要進入世界,幫助人,這就是基督宗教的「入世」精神和原則。

修道不必然要在僻靜處安靜地修,也可以在吵雜的世界、繁忙的工作環境中修。耶穌以身作則選擇和施洗約翰不同的傳道方式,不再流連於荒野之處、食用那不沾染俗世汙染的天然土產,以警告的口吻宣揚天國或上帝國即將來臨並帶來的審判,用帶著威脅意味的言詞呼籲人盡早悔改,藉此躲避上帝的懲罰。他以相反的態度積極走入人群,親近所謂的「罪人」,和他們一起歡樂、一起哭泣,融入在他們的生活及生命中,又宣告天國或上帝國已經跟著他一起到來,並藉此傳講上帝的愛與赦免的信息,更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見證上帝之愛的真實。如果將耶穌視為一位認真的修道者,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他的修道,是在服事人的日常生活中進行並完成的。

三、 入世行道

施洗約翰被陷害而死以後,耶穌選擇了和他不同的宣教策略,不再離群索居,也不用警告和威脅的口氣傳道,反而向人們傳講上帝國「愛」的福音,又用神蹟異能驅趕病苦者身上的邪靈、疾病,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實際遭遇的問題,使他們脫離困境。他的入世行動卻不被一般掌控宗教傳統之解釋權及其運作的階層所接受,所傳的信息也不被他們認同,因為他消除了人與上帝間必須藉著祭拜才能得到赦罪的障礙與隔閡,用上帝的「愛」、「慈悲憐憫」與「寬恕」,並人的「悔改」而修復了人與神之間的破裂關係,且重新闡釋「律法」之傳統的意義,使人知道上帝頒布律法之目的重視的並非懲罰,而是要宣示祂的旨意。

「入世」的主要意義是要在世間實踐上帝的教示,也就是具體遵行、實現上帝的道。上帝的道不只是為了幫助個人修心養性、提升個人的倫理、道德水準,更重要的是呼召信徒奉獻自己為上帝所用,成為上帝的同工或器皿,見證上帝的道,證明這道不是空空的理想。而且,信徒自己也能在行道的過程中體驗信仰的真實,所以行道才是信仰的關鍵,沒有行動或行為表達的信仰是空的、甚或是死的。〈雅各書〉的作者用淺白、生動的話如此說:「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姊妹沒有衣服穿,又缺少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甚麼益處呢?信心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是死的。但是有人會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把你沒有行為的信心給我看,我就藉著我的行為把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你這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沒有用的嗎?」(2:14~20)

結語:

在「兩種根基」的比喻中,耶穌說明了人聽道後卻不去行道,就好像把房子建在沙土上,遇到風吹、雨淋、水沖很快就倒塌了,而且倒得很厲害,這樣的信仰沒有根基,經不起考驗,只是空殼的信仰;但若人聽道就去行道,就像人將房子建造在堅硬的磐石上,不論遇到風吹、雨淋、水沖的情況都不至於動搖,而能挺挺屹立,經受各種挑戰和考驗,這樣建立起來的才是真正有根基的信仰,因為它與生命密切結合,面對困境之挑戰也不至於分離,反倒能鼓勵、激發生命的更多動能。

上帝國的信徒必須是擁有真正信仰的人,他們不但有理念,且有行動力,而非只具觀念卻無力實踐,或僅僅擁有理想而不能行動。有真正沉穩信仰的人才能促成上帝國的實現,徒有觀念和只具淺薄意志的人很難成為上帝國的推動者。耶穌用「兩種根基」的比喻說明了「行道」才是「信道」的根基,他也採取實際行動,最後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讓世人知道真正的信徒就是知與行合一的人。

【問題思考】
1. 您如何向自己證明擁有真正堅定的信仰?
2. 信徒要如何建立起堅定、穩固、有深厚根基的信仰?
3. 基督徒及教會可以在國家、社會的改造上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嗎?若可以,則這角色應是甚麼?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