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查經疑難問題 (15)-〈傳道書〉1:1-2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全是虛空。」

被歸類為舊約智慧文學的〈傳道書〉,在聖經中顯得和其餘經卷格格不入;除了寫作風格特殊之外,它的內容、信息也和新、舊約其他經卷迥異其趣。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14) -〈哥林多後書〉3:5-6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 (或譯:聖靈) 是叫人活。」(中文和合本)
「他使我們能配作新約的執事,不是文字上的約,乃是聖靈的約;因為文字使人死,聖靈使人活。」(和合本修訂版)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13) -〈傳道書〉8:17

我觀看上帝一切的作為,知道人不能探求出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探索,都找不出來,智慧人雖說他明白,仍不能找出來。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12)-〈馬太福音〉5:39b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耶穌說的這一句話常常被拿來當作基督徒倫理行為的試金石,做得到的才是真正具有基督精神的,做不到的則只能稱為表面的信仰。實際上,則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都覺得這個教導幾乎不可能實踐。因此,在基督徒的許多聚會討論中,除了相互勉勵之外,可能最後多以不了了之作結束。從這樣的情況看來,大概多數人心照不宣地認為這是倫理行為的一個崇高理想,實際上則窒礙難行。也有一些非基督或反基督的批判者認為若真的這樣做,只會助長歪風,對個人、社會不可能有正面的教導和影響。或者,像
19世紀強烈反對基督教信仰的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這是一種「奴隸道德」,不值得讚揚與推崇。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11)-〈詩篇〉77:10

我說,至高者右手的能力已改變,這是我的悲哀。

可能有不少信徒都曾經抱怨過上帝在他人生遭遇困境時沉默不語,不回應他的祈禱,讓他自己孤單地承擔眾擔,因此對上帝深感失望,甚至否認上帝。對於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詩篇〉第
77篇提供我們一個值得注意的參考。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10)-〈羅馬書〉14:17

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飲食,而在乎公義、和平及聖靈中的喜樂。

  基督徒追求的理想社會是「上帝國」,而不是哲學家的「烏托邦」,或文學家的「桃花源」,或儒家的「大同世界」。後面三者在名稱和內容上或許都有一些差異,但其實踐和實現基本上皆取決於人的決心和努力;上帝國則除了係人所期待且願意參與及實踐於其締造,還必須仰賴上帝的權能和聖靈恩典的帶領來推動。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09)-〈啟示錄〉21:1~3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2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娘打扮整齊,等候丈夫。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他們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有古卷加「作他們的上帝」)

〈啟示錄〉和〈但以理書〉是聖經正典中兩本被稱成為「天啟
(或啟示) 文學」(希臘文apocalypsis,英文apocalypse) 的著作,書裡充滿象徵的語言和圖象(images),因此對不熟悉的讀者可能在了解上造成隔閡與困難,嚴重者則構成不知所云的印象。

[閱讀全文]

查經疑難問題(08)-〈啟示錄〉3:14~16

那位阿們、誠信真實見證的見證者、上帝創造的根源這樣說:15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16既然你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我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啟示錄〉3:14~16這一段經文是七封分別寫給亞細亞各教會 (以弗所、士美拿、別迦摩、推雅推拉、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 的書信之一,內容在於譴責受信者老底嘉教會「也不冷也不熱」,表現得有如「溫水」一般的情況。老底嘉這樣的表現迫使「那位阿們、誠信真實見證的見證者、上帝創造的根源」用焦急的口氣對他們說:「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接著又以帶著不耐之怒氣的口吻對他們說:「既然你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我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