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帝掌權

當今社會,我們不斷被告知要緊緊抓住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這種心態來自於我們害怕「失去」,誤以為一旦鬆手,邪惡的人就要奪走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可能會一貧如洗,也可能讓生活陷入困境之中。在你爭我奪的世界裡,一旦我們陷入了貪婪與競爭的漩渦之中,將變得無法信任他人,感覺四處充滿了敵意。盧雲神父說「難怪禱告竟然會是這般困難的事,因它需要你隨時願意放下你的武器,放棄叫你與人保持距離的感覺。」若在世上的生活像打戰一樣,那麼禱告似乎要我們放下武器,不再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地爭取擁有一切,結束與他人建立敵對的關係。

詩篇26篇是一位虔誠敬拜上帝的詩人的禱告內容,一開始,他期待上帝「宣判他無罪」(詩26:1a,和合本「為我伸冤」),這只是「伸冤」或「審判」的意思,更寬廣的意思就是「在自己身上彰顯上帝的大能」。因此,詩人做這樣的禱告,實際上就是把自己交給上帝,讓上帝在他生命中掌權,彰顯祂的大能。這位詩人清楚告訴上帝,他「行為正直,完全信靠上帝」。(詩26:1b)

詩人一開始禱告,重點是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託給上帝,讓上帝在他的生命中掌權。就如同去醫院探訪病人時,我們無法代替他接受治療,也無法祈禱他免受開刀的痛苦。我們只能替他禱告,盼望他把自己交託給上帝。詩人的真心是可以受到考驗的,因此,向上帝禱告鑒察他的「心思意念」(詩26:2),因為他真金不怕火煉,他是真正倚靠上帝。

對盧雲神父來說,禱告是一種接納的表達,讓上帝成為生命的掌權者。這樣的關係是互動的,上帝願意賞賜我們恩典,而我們也必須選擇接納。上帝並不會強迫我們接受他所賞賜的,而是期待我們接納,讓他的恩典與賜福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就如盧雲神父所說的「當我們接受一件禮物時,我們是容易讓別人闖進我們的世界,和容易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佔有一席位。」詩人也做類似的禱告,期待上帝慈愛臨到他,他以行出真理來回應祂。(詩26:3)這意味著,讓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掌權,不被這個世俗價值觀所綑綁。

當生命讓上帝掌權時,我們就自然不願意與「虛偽的人」、「偽善者」、「罪人」,以及「邪惡的人」同流合污,詩人在禱告中也拒絕與他們來往(詩26:4-5),這顯明了他與那些追求利益的人保持距離的決心。他不再參加那些為自己的利益用盡各種不法手段的集會,因為他知道生命真正的價值是轉向上帝,成為聖潔的人。因此,他用外在的形式~洗手表示無辜(詩26:6),更是顯明他內心的思維,他的聖潔來自於對上帝的信靠。

然而,詩人的生命仍然遭受到極大的考驗,面對罪人的誣告,就如同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用盡各種手段,包括污衊、陷害等等,讓人陷入了泥沼之中,無法自救。(詩26:9)詩人期待公義的上帝介入,讓他得著公平的審判。特別詩人再次強調他的行事正直(詩26:11),願上帝憐憫與救贖臨到他,他也必然相信上帝會如此做,因為他的生命已經讓上帝掌權。

盧雲神父認為禱告是一種接納,他說「禱告是指我們向上帝表示接納......在一位常新的上帝面前,用開放及接納的態度來禱告使我們得著自由。」詩人的禱告不只是期待上帝的介入,更是他的生命見證,表達他已經接納上帝,交託給上帝,並讓他掌權。當我們生命願意讓上帝掌權,我們不再被世俗價值觀所綑綁,最終為了利益而做盡一切的壞事。

讓上帝掌權,並不是放棄自己的事業、工作,完全倚靠上帝的「恩典」。讓上帝掌權,是讓我們所努力的符合正直、走在真理上,最終,上帝將所有恩典與祝福賞賜給我們,其中包括我們應得的金錢或權力。只有全然的交託,並讓上帝在我們生命掌權,我們會對所得到的一切獻上感恩,並享受辛苦所收成的。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