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轉變後的生命來等待(待降節第二主日)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24-12-07 12:19
在生活中,總是看到許多人明明犯錯了,卻不正面去面對,反倒是用盡各種推卸責任的方法,為了是讓他人認為錯不在己,即使真正有錯,也是因為環境或他人所影響的。就如在新聞中,常常看到嫌犯的父母告訴記者說,「我的兒子從小到大都很乖,自從跟某某某在一起之後才變的。」這句話很有趣,一方面,為自己犯錯的孩子辯解,這一切都要怪那些壞朋友;另一方面,推卸對孩子教育的責任,好像孩子做錯事,都與他們的教育無關。
在信仰上,上帝的救贖恩典是透過耶穌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不過,這並不是讓我們推卸責任用的,好像不曾犯過錯。信仰的第一步,總是以認清自己是有罪的做為開始,才能走向救贖之路。
在舊約中,以色列人也常常懷疑上帝,為什麼沒有賜福給他們,讓他們陷入生活的危機之中。殊不知,當時的他們是活在罪惡之中,因為他們背棄了上帝,才讓他們失去上帝的祝福。就如同瑪拉基書所描繪的,當時以色列人的所作所為讓上帝感到厭惡,他們卻是質疑上帝為什麼厭惡他們。他們怪罪上帝,喜歡那些做壞事的人,並把他們當作善良的人,因此認為上帝是不公平的。(瑪2:17)然而,這在信仰上就是一種推卸責任,當他們被指出錯誤的時候,趕緊將焦點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似乎別人才有錯,甚至是上帝有錯,他們才是真正需要改變的。以色列人忘了自己才是需要被改變的對象,只有願意省思自己的錯誤,才能夠得到回到上帝所賜福的生命。
宗教改革家加爾文第二次回到瑞士日內瓦教會牧會時,那時宗教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許多人都跑來問他對於宗教改革的看法。他就曾經向他們提出挑戰說「你們想要改革教會,但你們到底要如何達成呢?因為最需要被改革的,其實正是你們自己。你們就跟那些被逐出的腐敗教士一個模樣......。所以,你們最好想清楚,做出決定。或者讓事情保留原狀,或者,如果你們要宗教改革的話,先從你們自己開始吧!」加爾文的挑戰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有的改革都是從自己本身做起,先讓自己成為改革後的理想模樣,才能夠帶動他人一起改革。
先知瑪拉基用煉金的比喻,生動地描繪出上帝如何煉淨一個人的生命。人們總是對「審判」有一種負面的思考,好像是一位面對錯誤的小孩準備接受懲罰,因此內心充滿害怕。不過,先知卻說審判就像「提煉銀子的人」(瑪3:3)一樣,也就是最終所要得到的結果是值錢的「銀子」。實際上,「審判」是一種「煉淨」,那些錯誤就好像身上的雜質一樣,透過審判,就好像提煉銀子一樣,用火燒掉銀子中的雜質,讓生命更加地純淨。一個人面對自己的錯誤,就是一種預備讓上帝煉淨生命,好讓自己可以重新得到上帝的賜福。
本週開始進入待降節第二主日,主題是「預備、信心」。「預備」不只是預備好迎接聖誕節的來到,更是要預備好自己的生命。就如同瑪拉基書中「煉淨」的概念一樣,生命中信心的旅程,不只是在於外在的儀式,更是一種生命的轉變。當我們來到教會敬拜上帝,不只是讓自己可以更像基督徒而求得心安,而是一種在禮拜中,透過唱詩歌、讀經、講道,也透過服事、彼此的分享、代禱,預備好自己讓上帝來改變自己的生命;在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只是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而已,更要預備好自己成為家裡信仰的典範,承認自己的錯誤與缺點,並以上帝轉變後的生命成為見證;在社會生活中,不只是汲汲營營地賺錢,更要預備好用自己轉變後的生命見證上帝的大能。
在這等待基督再來的日子裡,我們都要以信心來預備,透過生活中各樣的事情煉淨我們的生命,特別是要積極面對自己的錯誤,好讓上帝的「審判」以及「大能」來煉淨自己的生命,最終,讓我們得以用「轉變後」的生命來見證上帝,並帶領更多人來歸向祂。
在信仰上,上帝的救贖恩典是透過耶穌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不過,這並不是讓我們推卸責任用的,好像不曾犯過錯。信仰的第一步,總是以認清自己是有罪的做為開始,才能走向救贖之路。
在舊約中,以色列人也常常懷疑上帝,為什麼沒有賜福給他們,讓他們陷入生活的危機之中。殊不知,當時的他們是活在罪惡之中,因為他們背棄了上帝,才讓他們失去上帝的祝福。就如同瑪拉基書所描繪的,當時以色列人的所作所為讓上帝感到厭惡,他們卻是質疑上帝為什麼厭惡他們。他們怪罪上帝,喜歡那些做壞事的人,並把他們當作善良的人,因此認為上帝是不公平的。(瑪2:17)然而,這在信仰上就是一種推卸責任,當他們被指出錯誤的時候,趕緊將焦點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似乎別人才有錯,甚至是上帝有錯,他們才是真正需要改變的。以色列人忘了自己才是需要被改變的對象,只有願意省思自己的錯誤,才能夠得到回到上帝所賜福的生命。
宗教改革家加爾文第二次回到瑞士日內瓦教會牧會時,那時宗教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許多人都跑來問他對於宗教改革的看法。他就曾經向他們提出挑戰說「你們想要改革教會,但你們到底要如何達成呢?因為最需要被改革的,其實正是你們自己。你們就跟那些被逐出的腐敗教士一個模樣......。所以,你們最好想清楚,做出決定。或者讓事情保留原狀,或者,如果你們要宗教改革的話,先從你們自己開始吧!」加爾文的挑戰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有的改革都是從自己本身做起,先讓自己成為改革後的理想模樣,才能夠帶動他人一起改革。
先知瑪拉基用煉金的比喻,生動地描繪出上帝如何煉淨一個人的生命。人們總是對「審判」有一種負面的思考,好像是一位面對錯誤的小孩準備接受懲罰,因此內心充滿害怕。不過,先知卻說審判就像「提煉銀子的人」(瑪3:3)一樣,也就是最終所要得到的結果是值錢的「銀子」。實際上,「審判」是一種「煉淨」,那些錯誤就好像身上的雜質一樣,透過審判,就好像提煉銀子一樣,用火燒掉銀子中的雜質,讓生命更加地純淨。一個人面對自己的錯誤,就是一種預備讓上帝煉淨生命,好讓自己可以重新得到上帝的賜福。
本週開始進入待降節第二主日,主題是「預備、信心」。「預備」不只是預備好迎接聖誕節的來到,更是要預備好自己的生命。就如同瑪拉基書中「煉淨」的概念一樣,生命中信心的旅程,不只是在於外在的儀式,更是一種生命的轉變。當我們來到教會敬拜上帝,不只是讓自己可以更像基督徒而求得心安,而是一種在禮拜中,透過唱詩歌、讀經、講道,也透過服事、彼此的分享、代禱,預備好自己讓上帝來改變自己的生命;在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只是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而已,更要預備好自己成為家裡信仰的典範,承認自己的錯誤與缺點,並以上帝轉變後的生命成為見證;在社會生活中,不只是汲汲營營地賺錢,更要預備好用自己轉變後的生命見證上帝的大能。
在這等待基督再來的日子裡,我們都要以信心來預備,透過生活中各樣的事情煉淨我們的生命,特別是要積極面對自己的錯誤,好讓上帝的「審判」以及「大能」來煉淨自己的生命,最終,讓我們得以用「轉變後」的生命來見證上帝,並帶領更多人來歸向祂。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