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犧牲的愛來過團契生活~ 《約翰福音》十三章查經筆記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24-11-02 19:52
在大學時代,團契舉辦了同工退修會,在閉會禮拜的時候,主理的講員準備了好幾個水盆,事先又要我們準備毛巾,原來他要在禮拜中進行「洗腳禮」的儀式。對於不習慣讓人洗腳的我們來說,不管是要伸出腳讓別人洗,或者是幫別人洗腳都是讓人感到尷尬的事。只不過,後來大部分的人仍完成彼此洗腳這樣的行動。事後,仔細去感受到當下的感受,「洗腳禮」的儀式帶給人很強烈的省思,除了彼此服事以外,也體會到同工之間的彼此相愛。
上主日,「約翰福音查經班」查考約翰福音13章,那是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在約翰福音中,這個故事是出現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為了是完成上帝的旨意,耶穌將要走向十架受苦、受死的道路。他強調自己將要回到上帝那裡去,因為「自己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又要回到上帝那裡去。」(約13︰3)約翰福音不斷強調耶穌與上帝的關係,甚至認為「道就是上帝」,強調兩者的合一與親密度。
因此,接下來的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儀式,不僅僅是謙卑的服事,更是強調當耶穌彎腰洗他們的腳時,邀請他們進入祂與上帝的「家」,建立親密的團契關係。這讓我們更清楚看到當彼得第一時間想要拒絕耶穌為他洗腳,耶穌說「如果我不洗你的腳,你跟我就沒有關係了。」(約13︰8)因此,在這裡的洗腳超越了表面上的「潔凈」,而是一種親密關係上的建立。而不只是與耶穌、與上帝建立關係,就如耶穌所說的「我尚且替你們洗腳,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13︰14)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也必須建立親密的關係。特別是在教會這樣的信仰群體之中,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都必須建立親密的關係,彼此服事過著團契生活。
而這樣的關係是一種愛的關係,就如耶穌一開始的宣告「他一向愛世上屬於他自己的人,他始終如一地愛他們。」(13:1)「始終如一」不僅僅是指時間上的「永遠」,更是表明這樣的愛是「完全的」。當時的文化傳統中,主人提供水來讓客人洗腳,有可能僕人替客人洗,也可能是客人自己洗。因此,被稱為「主」(主人)的耶穌替門徒洗腳,這完全顛覆了當時的文化傳統。另外,當耶穌為門徒洗腳時,特別說耶穌「脫了外衣」,這與耶穌為人「捨命」是使用同一個動詞,暗示耶穌即將要為人釘在十字架上捨命。此時,洗腳不再是一個謙卑服事的行動,更是耶穌基督為人捨命的預示,更證明了耶穌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地愛門徒、愛世人,並盼望與每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不過,要接受這樣的愛並不簡單,出賣耶穌的猶大,即使耶穌知道他的企圖,仍為他洗腳。他並沒有阻止耶穌,但後來的所作所為卻證實了他心中已經拒絕接受耶穌。而彼得卻又是另一種拒絕,他一開始拒絕耶穌的洗腳,後來又希望耶穌為他洗全身,這證實了彼得並沒有真正理解耶穌的話,也無法透過耶穌的洗腳來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然而,耶穌對他們兩位的背叛與拒絕,耶穌仍堅持替他們洗腳,他再次「犧牲」自己,願意以自己的行為成為榜樣,讓人學習如何以完全的愛來愛人。
「洗腳」的本質是耶穌在愛中奉獻自己的生命,從祂的行動表達出上帝對世人的愛。耶穌對門徒的愛毫無保留,正是這份的愛,讓門徒、相信他的人得著新生命的應許。其中,耶穌對我們呼召「我為你們立了榜樣,是要你們照著我替你們做的去做。」(13︰15)耶穌的榜樣是用祂犧牲的愛來愛人,並且與門徒建立親密關係的團契生活。這與現今的社會文化不一樣,這個社會教導我們在愛人之前要先保護好自己。確實,許多時候是如此,若不保護好自己將來受傷的也會是自己。然而,耶穌的「犧牲」卻帶給我們另外一個思維,只有每個人願意「犧牲」,因此也得著更多彼此的愛。
在教會中,在進行各種事工或在團契的生活中,往往忽略了是與上帝、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當我們認真投入團契生活、投入服事時,是否忘了將耶穌犧牲的愛帶進到群體之中呢?當我們只埋頭苦幹在服事之中,常常就會用錯誤的態度面對同工、面對教會兄姊,卻忘了自己正在實踐耶穌犧牲的愛,才願意為對方「洗腳」,願意服事兄姊。因此,透過耶穌為門徒「洗腳」,再次提醒我們,應該以犧牲的愛來過團契生活,學習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榜樣。
上主日,「約翰福音查經班」查考約翰福音13章,那是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在約翰福音中,這個故事是出現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為了是完成上帝的旨意,耶穌將要走向十架受苦、受死的道路。他強調自己將要回到上帝那裡去,因為「自己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又要回到上帝那裡去。」(約13︰3)約翰福音不斷強調耶穌與上帝的關係,甚至認為「道就是上帝」,強調兩者的合一與親密度。
因此,接下來的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儀式,不僅僅是謙卑的服事,更是強調當耶穌彎腰洗他們的腳時,邀請他們進入祂與上帝的「家」,建立親密的團契關係。這讓我們更清楚看到當彼得第一時間想要拒絕耶穌為他洗腳,耶穌說「如果我不洗你的腳,你跟我就沒有關係了。」(約13︰8)因此,在這裡的洗腳超越了表面上的「潔凈」,而是一種親密關係上的建立。而不只是與耶穌、與上帝建立關係,就如耶穌所說的「我尚且替你們洗腳,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13︰14)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也必須建立親密的關係。特別是在教會這樣的信仰群體之中,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都必須建立親密的關係,彼此服事過著團契生活。
而這樣的關係是一種愛的關係,就如耶穌一開始的宣告「他一向愛世上屬於他自己的人,他始終如一地愛他們。」(13:1)「始終如一」不僅僅是指時間上的「永遠」,更是表明這樣的愛是「完全的」。當時的文化傳統中,主人提供水來讓客人洗腳,有可能僕人替客人洗,也可能是客人自己洗。因此,被稱為「主」(主人)的耶穌替門徒洗腳,這完全顛覆了當時的文化傳統。另外,當耶穌為門徒洗腳時,特別說耶穌「脫了外衣」,這與耶穌為人「捨命」是使用同一個動詞,暗示耶穌即將要為人釘在十字架上捨命。此時,洗腳不再是一個謙卑服事的行動,更是耶穌基督為人捨命的預示,更證明了耶穌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地愛門徒、愛世人,並盼望與每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不過,要接受這樣的愛並不簡單,出賣耶穌的猶大,即使耶穌知道他的企圖,仍為他洗腳。他並沒有阻止耶穌,但後來的所作所為卻證實了他心中已經拒絕接受耶穌。而彼得卻又是另一種拒絕,他一開始拒絕耶穌的洗腳,後來又希望耶穌為他洗全身,這證實了彼得並沒有真正理解耶穌的話,也無法透過耶穌的洗腳來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然而,耶穌對他們兩位的背叛與拒絕,耶穌仍堅持替他們洗腳,他再次「犧牲」自己,願意以自己的行為成為榜樣,讓人學習如何以完全的愛來愛人。
「洗腳」的本質是耶穌在愛中奉獻自己的生命,從祂的行動表達出上帝對世人的愛。耶穌對門徒的愛毫無保留,正是這份的愛,讓門徒、相信他的人得著新生命的應許。其中,耶穌對我們呼召「我為你們立了榜樣,是要你們照著我替你們做的去做。」(13︰15)耶穌的榜樣是用祂犧牲的愛來愛人,並且與門徒建立親密關係的團契生活。這與現今的社會文化不一樣,這個社會教導我們在愛人之前要先保護好自己。確實,許多時候是如此,若不保護好自己將來受傷的也會是自己。然而,耶穌的「犧牲」卻帶給我們另外一個思維,只有每個人願意「犧牲」,因此也得著更多彼此的愛。
在教會中,在進行各種事工或在團契的生活中,往往忽略了是與上帝、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當我們認真投入團契生活、投入服事時,是否忘了將耶穌犧牲的愛帶進到群體之中呢?當我們只埋頭苦幹在服事之中,常常就會用錯誤的態度面對同工、面對教會兄姊,卻忘了自己正在實踐耶穌犧牲的愛,才願意為對方「洗腳」,願意服事兄姊。因此,透過耶穌為門徒「洗腳」,再次提醒我們,應該以犧牲的愛來過團契生活,學習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榜樣。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8